第1444章 女仙們各有所長

有人專門在微博開了個話題,專門討論,某乎的問答更是快要刷版,一打開首頁全都是討論這個的。

造紙術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不管如何改進技術,無非是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幹燥,即把濕紙曬幹或晾幹,揭下就成為紙張。

問題在於原料,其實很多原料都可以用來造紙,甚至連絲繭都可以用來制作紙張,古人用制造絲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然後制出的紙張叫赫蹏(ti)或方絮。

但是既然要大量推廣,最重要的就是必須便宜,要隨處可見,花一點小錢就能買到,或者直接去野外就能采集到的材料最好。

其實開始點科技樹後,柏舟就發現問題了,技術她是有的,但原材料不好找,比如煉鐵,就必須找到儲藏豐富、容易開采的鐵礦,但捷城附近根本沒有鐵礦。

好在捷城周圍都是山川大澤,用來制作紙張的原料很豐富。

在炎夏國,五代時期就開始用竹、檀皮、麥杆、稻杆等材料制造紙張了,柏舟就選擇了這些材料開始入手,找了一群能工巧匠來研究。

最近來捷城的工匠特別多,或許是聽說這邊給的工錢很高的緣故,流民之中會點手藝的,紛紛朝著這邊而來。

據說在流民中有傳言,只要會一些手藝,到了捷城,就不用擔心餓死,還能攢下一份家業,據說那個誰誰誰,不過是會做一點木工活,他做的家具都入不了貴人們的眼的,可他去了捷城就當了工官,大房子住起來了,媳婦也娶了,還生了個大胖小子。

什麽?你沒有手藝?那也沒關系啊,據說西王母的工坊裏招人,給的工錢很高,還手把手教你手藝呢。

什麽?你連學都學不會?那也沒有關系啊,你也可以去西王母的田地裏種棉花啊,據說那是織女從天上取下的一縷白雲幻化而成,比蟬翼還要輕盈呢。

無數的流民跟隨著傳說朝著捷城不斷湧來,城裏實在是住不下了,柏舟只能讓“侍女們”從流民中選出一些落魄士人當小吏,讓他們在城外住下,帶他們去開墾農田,種植糧食和棉花。

在管理流民這件事情上,差點讓柏舟頭禿,她不是管理型人才啊。

這個時候,太真夫人挺身而出。

柏舟不知道她是怎麽做到的,但她讓那些小吏們對她十分信服,簡直達到了要立塊排位,放在家中每天供上一碗飯的地步,因此她也將流民們管理得井井有條。

至於那些當地的豪族,本來就被周太守殺了一輪,雖然剩了一些,但大都住在城外的塢堡裏面。

他們手中有著大量的農田和私兵部曲,曾經有一個姓熊的大豪族,仗著自己手上的私兵多,也不相信柏舟她們真的是神明,又眼饞制鹽和棉布的獲利,便打著為周太守報仇的名義,帶著人來攻打捷城。

都不用柏舟這些女術師出手,城裏的那些降將們直接就將他們按在地上爆錘了。

那個豪族的族長被砍了腦袋,而他的部曲私兵們在看到了黃金屋後,也再沒有了為主君報仇的想法,反而怨恨這位已經死去的主君,恨他竟然帶著他們來攻打神明,這不是害他們世世代代都要倒黴嗎?

於是當柏舟收編他們進軍隊的時候,他們特別的狂熱,恨不得趕緊出去打幾場仗,好向神明贖罪。

柏舟也不會治軍,於是這個工作就落在了紫薇夫人的身上。

沒錯,就是黑鳳。

柏舟沒想到,她竟然在治軍方面,這麽的無師自通。

原本戰鬥力低下,只能打個盜匪的郡兵,竟然慢慢地紀律森嚴,有點精兵的味道了。

這些女術師們,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柏舟真是超喜歡的。

有時候柏舟會想,會不會現代社會反而限制了這些人才的發展呢?

但她看著城外的那些源源不斷的流民,他們個個瘦骨嶙峋,肋骨高高地鼓起,身材佝僂,宛如一具具骷髏一般,扶老攜幼,不,裏面很少有老人和小孩,因為他們在路上已經迅速地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