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點亮科技樹

他們就這樣朝捷城而來,就像一縷縷孤魂,她便釋然了。

還是物資富饒的現代社會好啊。

沒錯,或許動亂的年代,有能力的人會活得更好,成為英雄,留名青史,但普通老百姓呢?

不是人人都是天才,那些庸才,就不配好好活著了嗎?

天才能夠一展所長,普通人也能做份工作,掙點工資糊口,才是最好的文明社會啊。

總之,造紙坊開起來了,在花了大半個月研究,廢掉了不少材料之後,終於制作出了一批紙。

這些紙張雖然沒有宣紙那麽潔白,但很適合書寫,不會暈墨,而且造價還很便宜,只要讓城外的流民去大澤邊緣采集就行了,根據他們采摘回來的材料給他們發糧食,降低了成本,還養活了那些流民。

很快紙張就一大捆一大捆地制作了出來,開始隨著商隊慢慢地賣了出去。

自從棉布和鹽巴的名氣打出去了之後,很多商隊都朝捷城而來,捷城裏的酒家客棧也慢慢地開了起來,市廛也越來越繁榮,城外的流民們也願意花兩個大錢進城來販賣自己編的席子、做的手工活或者做的吃食。

根本不需要捷城的人專門組成商隊出去販賣紙張、鹽巴和棉布,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商人前來購買,甚至因為來的商人太多,而工坊裏生產不出那麽多商品,而不得不限購。

很多人簡直是躺著都賺錢,因為來的人太多,連城裏的物價都比別處貴一些,但機會也多了許多。

府庫之中也很快充實,之前被周太守強占揮霍得連老鼠都不來的糧倉,也迅速地被裝滿。

一句話,流民們只要來了,就不怕找不到活路。

在研究紙張的時候,印刷術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雕版印刷術沒有多少難度,但造價太高,除非你一個版能印幾萬本、幾十萬本,否則這個成本下不來。

活字印刷的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但又有另外一個難點:識字率。

這個時代的識字率實在是太低了,黔首百分之九十九是文盲,連買賣都算不清楚,何況是來做這種高精尖的工作。

好在紫薇夫人帶著郡兵去打了一批土豪,這些土豪都是為富不仁殘虐百姓的人,他們的族長伏誅之後,土地和財產也都沒收,分給百姓耕種,而他們的家人,也只分得了幾匹布帛,勉強能夠度日。

柏舟就讓人將她們招來,不管男女老幼,只要識字的,去印刷工坊裏排版,給他們的工資也與別的工官一樣。

工坊裏印的第一批書是《麟史》,這畢竟是異界,沒有《左傳》之類的經學書籍,畢竟這裏要是也出個孔子,柏舟都要以為這裏其實是某個破碎虛空的大能所創造出來的鏡像世界了。

這裏所使用的文字也是漢字。

柏舟本來很震驚,兩個世界出現同樣的文字,這是什麽幾率?相當於一個人中一億彩票連續中一億次。

但管理印刷工坊的南極夫人卻不以為意,很理所當然地道:“這有什麽奇怪的呢?這個世界所崇拜供奉的神靈也與我們那個世界一樣啊。神話傳說中倉頡造字,倉頡以此功德被奉為文字之神,已然成聖,也是三十三天上的神明。”

“我問過了,這個異界也有倉頡廟,所以這裏也使用漢字,也很合理吧?”

柏舟:“……”

完全無法反駁,而且她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總之,《麟史》的地位和《左傳》差不多,也是史書,講的是這個世界一千年前時發生的諸侯征戰故事,柏舟拿來當故事看,還真挺好看的。

而在士人的眼中,書籍是神聖的,何況是這種聖人的經書,柏舟讓這些千金小姐、少爺們去工坊裏當排版工,本來還以為他們會叫苦叫累,要死要活,甚至當場尋死。

為了避免出事,她還特意換了衣服,扮成了一個普通的士人,拿著手機到工坊裏直播,打算在這群人尋死覓活的時候將他們救下來。

誰知道她來到工坊的時候,看到裏面的場景,一下子就愣住了。

哪有什麽尋死覓活,這群人幹得熱火朝天,高興著呢。

能夠為古之聖賢傳播經書,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榮耀和恩典,他們怎麽會難過反抗呢?

他們甚至覺得這個有些窄小,空氣中還彌漫著墨水臭味的工坊比自家以前那座柔軟溫暖的臥室還要舒服。

柏舟實在沒法理解他們的想法,但只要他們不鬧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