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乾清宮的激烈

朱厚照大約知道,文臣是會有反應的。

這是一種感覺,如果殺人的是朱棣,他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誰叫這是弘治呢?

乾清宮的暖閣裏,

大明朝最重要的閣老重臣跪了一地,然而主角卻是戶部尚書周經。

老人家痛心疾首說了半天,朱厚照終於明白了。

他們說出口的一切理由都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急了。

估摸著是被他這幾次搞的心裏實在難受,用句老話講,叫由奢入儉難,以前當弘治的臣子那真是‘奢’。後世史學家也有嚴厲批評明孝宗在臣子面前過於懦弱的。現在則不一樣了。

“……陛下,自古以來,君臣猜忌而能盛世的時候很少,君臣相得而致天下破敗的也很少。臣,惟願陛下,明察!”

朱厚照豎著耳朵把周大人最後的幾句話聽完整,聽完都有些不敢相信,竟然能找到這種角度!

他拳頭都暗暗握緊了,

他早就和弘治說過,這幫人其實沒那麽壞,他們心中也有自己的正義和道理,但是就很欺負人,天天盯著皇帝。

這還太平盛世呢,要是哪邊出什麽亂子,指不定又說皇上哪邊沒按聖人明君的做法去做了。

弘治皇帝本就煩周經,聽他講這麽些,腦袋瓜子也嗡嗡的,就問道:“周愛卿說的君臣猜忌是什麽?是朕不該查辦那些奪了田的臣子?”

耿直的周大人回道:“陛下當然應該查辦他們!”

“那朕不是這麽做了嗎?”

“臣的意思是,陛下心中早有決斷……卻非要等程……”

“啟稟皇上,”李東陽生怕這些‘膽大包天’的家夥,說出什麽皇上你利用了程敏政這種大不敬的話來,便趕緊開口找補著說:“周尚書歷來都是心直口快之人,且易怒易躁,這些陛下也都是知曉的。周大人的意思是……”

“李閣老。”朱厚照很討厭這些人在君前相互打掩護,這是什麽意思?聯合起來忽悠嗎?

官官相護背後搞搞就算了,當著面還如此。

“臣在。”李東陽對著太子施禮。

“周大人的話,你便讓周大人說完。父皇是仁德之君,你又擔心什麽?”

李東陽一愣,

像是這種突然頂他們一下的行為或話語,以前的弘治從來不說,也從來不做。

“是。”

“周大人你講吧。”

周經是海瑞一般的人物,那也是沒怕過死的。

說就說!

他奶奶的,那天就被攔下來,憋了兩夜都快把他給憋死了!

“陛下!臣並非說不應處置那幾名貪官,但陛下自登基以來,何時像今日這般重重的處置過犯錯的大臣?而且抓人不過一夜,審案不過兩日便結案殺人,叫天下為之一驚。恰逢岐王、雍王之事,陛下這樣做,難道不會讓人覺得是借此而泄私憤嗎?陛下這樣有失於堂堂正正的君子之道,長此以往會使得君臣相疑,朝局動亂!”

弘治皇帝便是聽過重話,但他畢竟還是皇帝,哪裏見過有人這樣直愣愣的說他有失君子之道的?!

一時間,他人都驚了,擡起胳膊顫抖般的指向周經,“你,你放肆!”

朱厚照看他臉色漲得通紅,都有些擔心他氣出什麽好歹,趕緊出言勸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砰砰!

周經對著地就磕起了頭,“臣與陛下的君臣名分已定,臣對陛下自是衷心耿耿,若不是憂慮過甚,是萬萬不該在君父面前有此言論!臣之罪,萬死難贖,只求陛下能收攏算計之心,行治國之大道!”

“還在說!難道朕辦了幾個貪官,這也不該嗎?”弘治皇帝厲聲質問!

“臣不敢!”

“我看你……咳咳咳。”弘治皇帝一下給氣得岔了氣一般,

嚇的朱厚照都一跳,

有這個暖心的父親,其實他還覺得蠻好的,你可別出事啊。

“父皇!父皇!蕭公公,端杯水來。”

跪著的臣子也齊齊說道:“請陛下息怒!龍體要緊呐!”

弘治揮了揮手拒絕了蕭公公的熱茶,他自己心裏在想太子曾和他說過的話,便是這些大臣們動不動就要說皇帝的不是。

可大明朝那麽大,所有的壞事難道都是皇帝一個人做得嘛!

“呼……呼……”朱厚照拍著父親的背,明明還不到三十的一個人,弄得他像上輩子照顧五十歲的爸爸一樣。

“照兒。”皇帝彎著上身,講話帶著氣聲。

“兒臣在。”

“你先回去吧?”

朱厚照一愣,

怎麽會叫他回去?

岐王、雍王之事剛出事還特意叫他過來出主意,眼下遇到這個局面,竟然讓他先回去?

是有些奇怪。

但對了擅長摸透人心的他來說,其實並不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