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宴(二)

周尚文等八人在暗夜中由乾清宮的奴婢去接頭,領到皇帝面前。

朱厚照其實已經知道這幾個人中,有些是有點兒小瑕疵的,比如說於子初愛鉆營;譚聞義並沒有聞到多少義,他愛財,說不得就有貪墨行為;孫希烈脾氣不好,平時很容易沖……

但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團隊的草創時期,缺點會被上升的勢頭所掩蓋,作為皇帝他心中有數就好,也不至於現在就發作起來。

周尚文等八人聽到旨意也是馬不停蹄,大宴的前夜皇帝宣他們進宮,說不定會有什麽秘密的旨意。

“既然人到了,就宣他們進來吧。”

“是。”劉瑾恭敬的低頭退出,隨後周尚文等八人魚貫而入,並在君前行叩拜大禮。

朱厚照仔細打量了他們一眼,他對上次見面還是有印象的。

“……都痩了,史大淮和徐鎮安痩得最多。譚聞義黑得最狠。”

皇帝這樣的語氣他們心裏都稍稍放松了些,譚聞義笑著回奏:“瞞不過陛下的眼睛,臣自小就是這個毛病,太陽曬一曬,很快就黑了。”

“嗯,都受傷了麽?”

於子初回稟,“我們幾個都還好,一些皮肉傷,周指揮使傷得最重。身上三處刀傷,還好都不是要害。”

朱厚照心裏也有些發虛,

戰場上的事千變萬化,有時候就是一個瞬間,一條人命就沒了,他改變了歷史走向,尤其改變了周尚文的人生,要是一不小心弄得這麽個名將犧牲在戰場上,那可就虧大了。

“現在傷勢如何?”

“回陛下!”周尚文舉臂說話,“臣是軍籍,自小便是武人,從小到大所受的傷多到已經數不清了,幾處刀傷,不礙事的。”

朱厚照聽到這個,心稍稍安了一些。

“怪朕,朕是心急著想要見你們,就忘了這一茬。尤址,你去一趟太醫院,簡單說一下傷勢,叫他們備上可能會需要的藥過來。”

尤址二話不說,那八人則是叩頭謝恩。

皇帝不理那些,他已經離開龍椅,並招呼他們八人換間屋子,圍坐在了軟塌之上,每個人面前也擺好了四四方方的深棕色小桌,上面有一壺酒,還有三道簡單的菜,魚、雞和煎豆腐。

“朕還小,就不喝酒了,你們少喝些,不要過量就行。”

皇帝這番做派看得他們有些目瞪口呆,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接著,皇帝又開始饒有興致的問:“所謂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彥章這次以少勝多,以軍人血性力戰克敵,實在令朕羨慕。依你們看,韃靼軍威如何?朕要是禦駕親征,能不能橫掃千裏,也像今日這般一戰而勝!”

周尚文有些驚訝,他想著:看來皇帝到底還是少年心性,竟然地獄般的戰爭場面生起了興趣。

他哪裏知道,朱厚照是一個後世男人,封狼居胥,禪於姑衍,飲馬瀚海,勒石燕然……這些武將的最高榮耀,經常也會令他的內心激蕩!

民族主義也好、個人英雄主義也好,或者是愛做夢的俗人也罷,他就是喜歡、所以夢著有一天能夠縱橫天下,指著北方、有底氣的說出那句:不教胡馬度陰山!

八人之中,有人聽到皇帝尚武,內心還是開心的。但周尚文則略有謹慎,“陛下,他們連我們八人都勝不了,哪裏用得著陛下親自出手?”

“不不不。”朱厚照指著他說:“你可不能跟文臣學這些,拐著彎兒來勸朕,朕又沒下旨要親征,你慌什麽?”

“陛下恕罪。那……要說韃靼軍威……依臣來看,還是盛過邊軍的,此次寧夏之勝,一是陛下籌謀多年,方得此功;二是楊部堂誘敵深入,指揮若定;三是楊副總兵救援及時,追擊如風;四是火篩輕敵冒進,隨意分兵。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但這樣的幸運並不會常有,因而末將以為,此次過後,要想再有這般大勝,怕是很難了。”

朱厚照給他說得心裏了涼了下來,“朕明白你的意思,從此後,韃靼部必定不會與我軍主力決戰,也不會再上楊應寧的當了。”

周尚文心中贊嘆帝王的理智和務實,“陛下聖明。”

“那咱們便打到長城外面去!”朱厚照盤算著自己的年紀,掌握朝政,他這個歲數是可以了,但上馬殺敵,怕還是小了些。

周尚文有些無奈,皇帝似乎對此有一種執念。他倒不是和文臣一般的心裏,而是哪個將軍打仗也不喜歡帶著皇帝……那他娘的是多大的壓力。

“陛下,此事也不必過於心急,有寧夏之勝,西北可有十年安定。”

“你們呐。”朱厚照也盤坐著,兩只手按著胳膊,講話跟個大人似的,“不要老是嘀咕著朕要是真去了怎麽辦,你們心裏面會覺得朕是個不聰明的皇帝,司禮監有什麽把持軍政的權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