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繼續發展

第三日的取仕、第四日的吏治、第五日的開源節流再加第六日的不夜城。大明的官僚精英聚集一處議定各項議題的方方面面。

取仕,定下的是正德元年朝廷要加設一科科舉,為了方便全國各地舉子趕赴京城,所以定在十月舉行。

浙江集體革功名的事情是為了開海不錯,但負面影響也是有的。所以這個舉措是要籠絡天下士子。這件事與河工一樣,不難,象征意義占了一半。

至於吏治,並非是這個時候開始反腐敗,而是要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減少冗員,尤其是京師。另外,就是倡導實務型工作作風,並與書院相結合,嘗試培養技術性官僚。

這其中的執行主體就是少府。少府在書院開設度支學院,所培養的人才可以效力於少府,也可以自辦商業。

考慮到這個時候的商人地位,第二種選擇幾乎沒有人會去做,朱厚照只是留個口子。

開源節流,也屬常規。無非就是宮廷用度、王府建造進一步削減。說起來,明中期各地王府的營造其實也是一筆開支,有些王爺閑著沒事把自己的府邸修得和宮殿一樣,在這一點上,朱厚照是要摳門的,他所能忍受的極限,就是朱元璋定下的俸祿,再多,他忍不了。

不夜城稍微復雜一些,因為這整體上屬於一種新生事物。

不要說經辦的官員,就是朱厚照自己都沒嘗試過在古代搞出這麽一個東西會怎麽樣……

首先這個區域面積是比較大的,整體上屬於一種長方形,兩個邊貼著城墻,東西寬1.6裏左右,南北長2.4裏左右,因為城墻關系,所以只設西、北二門,其中西門為主門,另外有運送貨物的輔門一處,此處大門不對行人開放。

不夜城內有縱向長街兩條,橫向短街三條,其中央處為圓形三層建築,是最高點,其余各處為兩層結構。有商鋪112間,允許一切形式的商鋪,包括,妓院。

事實上,教坊司就在其中開設妓院、賭場各一家。

少府之下,成立不夜城這個官方名字,所有商戶租賃商鋪都要與不夜城簽訂契約,先付租金,後經營。

少府不夜城本身也具有行政職能,設立商品監檢司,所有商監檢司品從輔門進入,由監檢司抽檢核查,確認無誤後,簽字放行。

如果將來出了問題,那麽就順著商品去找商家,尋著商家去找簽字的監檢人員。

地方小,稍微好管一些,所以控制起來並不困難。

朱厚照在這些方面參與很深,他得幫著一起想辦法,不然大明的這些官員怕是沒辦法弄清楚。

其實像是這些地方,一個是食品的安全和品質,一個是安全與秩序。

有這兩點,其他的即便有些問題,也可以解決。

安全也不必說,京營進駐,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在不夜城的角落,共建四處宅院,宅院內院落假山、溪水園林一應俱全。

京師梅府已經付銀2萬預定一處,考慮到梅府和皇家的親戚關系,說不定以後朱厚照也可以進去住兩天。

不夜城的整體風格偏向豪奢,與現如今朝廷倡導節儉的風氣有所相悖,所以引來一些言官反對,但不夜城前期興建用工兩萬余,此外還有一些‘下遊供應鏈’,整體可使十萬百姓有業可依,這是很硬的事實,不容反駁。

再有,不夜城要使用大量煤油、蠟燭等照明物,另外,為了滿足消費,各地商品將加速流入京師,一個嶄新的城市格局已經可以期待。

因為不夜城的帶動,京師南城聚集了數萬居民,這些百姓沿河而居,又帶動這一片的商業,使得南城更加熱鬧。

梅氏在這裏建酒樓、開布行,遠近商人也將酒館、藥堂開到這些地方,人多便帶動更多的商業,包子鋪就是最多的。

這一點也是不夜城的好處。

古時候沒有大城市病這麽個新鮮說法,人員聚集、商貿繁盛,這就是盛世。

不夜城,定在八月開營,現在各沿街建築都在加緊施工。

動作快的反而要朱厚照開始籌劃,萬一建完了,無處用工,這些人又該怎麽辦?

他總不能到處去建這些建築,總有一天商業和住宅都會飽和,那麽多人工只會蓋房子,等到無房可蓋的時候,朝廷可就沒辦法養著他們了。

所以他在第六日的晚上,就召顧佐和梅可甲入宮,一同商討。這是切切實實為民謀惠之舉。

“朝裏的臣子與朕進言,說農為本、商為末,現在京師裏有太多浮業之人,他們不事生產,而熱衷於做工,因做工不受天時限制,沒有所謂的農閑時節,做一天工便得一天工錢,且天旱也好、不旱也好,總歸是有進項。長此以往,百姓豈不是爭相做工,落得個無人耕種的境地?禮卿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