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紅薯行動

“陛下……大明天朝上國,海外則為蠻夷之地,用搶,實為不妥。”

聽顧佐這樣講,朱厚照一時愣住。

這……

“那就不說搶,說換。”皇帝有些哭笑不得,“海貿海貿,貿易本身就是相互交換。咱們大明的寶貝,他們見了也是眼熱的,所以才常常高價哄搶。”

“皇上所言極是。”

顧佐頭一次看到所謂的紅薯,便問:“陛下,不知此物有何妙用?”

“朕也是在一古籍上所看,說海外之國有紅薯一物,抗旱易活,產量頗高,可食之。”

“喔?有如此奇物。”

“等朕找回來,再與你詳談。現在你們先退下,禮卿,不夜城的事盯牢。收不回租金,少府的銀子可就白投了。”

“是,陛下放心。”

送走了這兩位,毛語文也差不多被宣進宮。

時間很晚,但朱厚照不想拖到明天,三兩句話吩咐下去就好了。

而且也因為紅薯的事情,他相當重視。

老實說,即便今天已經拿在手裏了,推廣也尚需要幾年的時間,真的形成糧食產能的躍升,說不準都是七八年後了,更何況,他現在連影子都沒有見到。

好在現如今朝廷開海,海內外的交流增多,錦衣衛想安插幾個人到商船之上也輕而易舉。

所以仔細一想,還是交予毛語文。

除此之外,作為皇帝他對於海外之國的了解僅限於他從上輩子所帶的記憶,而且還不知道記憶對不對,這其實也令人抓狂。

所以實際上毛語文是接到兩個任務。

其一是派人前往海外了解各海島之國的國情、軍情。其二是找到紅薯並帶回來。

真實的歷史上,西班牙人的確對這種作物的外傳進行了控制,反正這些白人進行各種封控已經是老傳統了。

“朕想制定一個行動,由北鎮撫司執行。前段時間朝廷將錦衣衛改組,其中最重要的北鎮撫司在你的手上,且原先錦衣衛就有刺探軍情的職能,以往海外不足為慮,但朝廷開海之後與海外之國交流增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你要選派一精銳小隊跟隨梅記的商船南下。”

朱厚照把之前拿到的紅薯的畫拿了出來,“去那邊以後,想辦法尋找這樣東西,這個是可以種的,種出來可以吃,而朕,要活種子。記住了沒?刺探國情以及尋找此物。這件事你要親自關心,親自挑選人員,也決不允許走漏消息。此次行動便命名為紅薯行動,明白麽?”

皇帝說得語氣不輕,毛語文其實沒太搞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只是略帶懵得接過了這幅畫,“陛下,此事既然重要,不如臣親自去?”

“唔……倒不必。”

因為本身那個姓孟的也在尋找。

錦衣衛也去尋找。

兩手準備,足夠了。

毛語文是不是親自去,不是關鍵的要素。

“你還是留在這裏,今年想必事情也不少。朕還是需要你。”

毛語文聽完心裏大受鼓舞,“既如此,臣便派遣三個小隊,每隊七人,全部分頭行動,就是丟了命,也要完成陛下的交代的差事。”

三個小隊這個執行方案倒不錯。

朱厚照一時間倒沒想到,因為他漸漸習慣了直接盯住某個人,具體怎麽完成那是他們的事。

其實除了要盡快引進種子,本身也可以做些準備。比如說推廣種植的過程其實可以提前先準備。

從成化到弘治正德年間,皇莊的問題逐漸凸顯,文官對此意見很大。

只不過朱厚照又是開海,又是不夜城的,花裏胡哨搞得太多,某種程度上使得皇莊倒成了件容易被人忽略的小事。

實際上,皇莊到可以作為先行示範的點,一旦看到實效,事情做起來會容易許多。

這個念頭在朱厚照的腦海裏閃過,於是叫來嚴嵩。

“陛下。”嚴嵩在毛語文的邊上也跪下。

“忽然想起來一個事。等……過段時間吧。”朱厚照摸著下巴思索,“過段時間你記得提醒一下朕,朕要全面看一下皇莊之事,包括面積,區域,目前的情況。你下去以後先做調查,準備好。”

“是!微臣遵旨。”

毛語文在仔細端詳了一下手裏的東西,說是能吃,反正他是沒吃過的。

“……紅薯行動以從婆羅洲的海外之地帶回種子為最高目標,三個小隊既然分頭行動,為免他們互相爭功,互相破壞,你可以放話下去,只要事成,這二十一人朕皆有重賞,若是有誰不幸殞命,其妻兒父母也都由朝廷供養!”

聽這意思竟然是這麽重要的事,說得毛語文自己都想親自去立功了。

“微臣明白!”

朱厚照在乾清宮來回轉悠,再想不到什麽但也無法完全放心,“你可有什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