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衛演武

皇帝送禮物不是個小事情,送得太輕了是失態,送得太重了也是失態。最後是梅懷顏給他想了個好辦法,

就是由皇帝寫上如意二字,隨後令人繡在小孩子穿的肚兜之上,東西不大,工藝也不復雜,宮裏手巧的婦人都做得出來。

隨後將此賜給毛語文,算是沾個喜氣。

但這家夥生得是個女兒,看起來還有些不開心,反正某些時候還會撅著嘴。

“母女平安,即是大喜,你又何必老糾結於此?”

“陛下教訓的是。”毛語文嘀咕著,“只是臣已年近三十,還沒有兒子繼承香火,難免焦急了些。”

“你瞅瞅他,得了便宜還賣乖。”皇帝和邊上的劉瑾說著笑話,“好了,下次再生好了。今日找你來呢,一來是沾你的喜。二來,也是有事情。”

“陛下但有吩咐,臣萬死不辭!”

“恩,這事兒倒是簡單。戶部顧禮卿去了揚州巡鹽,依朕對他的了解,他此行的動靜小不了。但是鹽利涉及人員太廣,京師之中恐有異動。”

“陛下,韓副使到了。”

“宣。”

“是。”

朱厚照繼續,“錦衣衛這次要聯合行動。北鎮撫司與南鎮撫司本就有職責分工,眼下雖然消息還沒到京師,但人的脾性難改,所以早晚的事了。因而南鎮撫司要提前謀劃,對內的一些暗線、暗子都要安放到位。北鎮撫司就是查案捉人了。”

毛韓兩人聽了都有些不敢相信,“陛下難道會覺得……京師之中有人有其他想法?”

“也不是這樣,所謂法不責眾,朕只是希望真到了那個時候可以有的放矢。就這樣,你們回去各自準備吧。”

毛語文懷揣著心思回府,

皇帝還沒有旨意叫他南下揚州,但也不過是因為揚州那邊暫時並沒有什麽消息傳來。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至於叫他和韓子仁一並準備……

後來是徐雪雲解答了他的疑惑,

“陛下一代雄主,從來都是如此做事。便是心中沒有要在京師大開殺戒的打算,但準備是要往呐個方向準備的。所謂有的放矢,其實就是保留選項。即真的有人兵行險著威脅皇上,那皇上也不怕任何人威脅,大不了就是手起刀落。”

這才是有的放矢的真正含義,也是皇帝一貫做事的風格。

其實四月時還有一件大事皇帝特別關注。

因為上直親衛中甲、乙、丙三級衛所會有演武大會,優勝劣汰嘛,一年是甲級衛,不代表年年都是甲級衛。

而演武的內容非常硬核,根本沒有什麽關系不關系、人情不人情的。就好像兵部根本沒想好怎樣打仗似的,搞得演武所比試的內容來不得半點作假。

首先就是方隊站姿比試,不是比誰好看,而是比誰能保持一個姿勢時間久。

這玩意兒能有什麽人情可言?你一炷香,他兩炷香,長就是長,短就是短。

這其實是朱厚照想出來的,雖說他不是什麽軍事大家,但這一點關乎到軍隊的服從性,這種基礎東西他還是知道的。

演武的第二項內容則是急行軍,五公裏的長度,誰先誰後分出個一二三來。

其實在朱厚照看來,這個年代的軍隊,如果能在這兩點上做得好,聽指揮、有體能,那打幾場仗以後就是戰鬥力頗強的軍隊。

演武的第三項內容才真正關乎到戰鬥。

戰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每組三人,不玩陰謀詭計,就是三個人硬碰硬打鬥。不過這個事情提前很久就開始了,因為每個衛所有五千六百人,都來參加,小組實在太多,來不及。

所以軍中規定各衛所先自己內部挑選,每個衛所挑最強悍的三十人,十個小隊。這十個小隊的成績也是積分,積分的和就是本衛所的積分。

所謂積分都是新詞兒,全是皇帝的主意。

由此也可見,皇帝對上直親衛的建設非常重視,

除此之外,還讓軍學院、能識字的學生充實中上層軍官,而且對於各衛所的訓練、建設往往都是親自關心、親自安排。

今年,或許是正德元年的關系,皇帝更加重視。

其實當年永樂皇帝就一直比較注重軍隊的戰鬥能力的保持,他會通過地方軍和京軍的比試來進行操練,但自從那時到現在,京中尚武的風氣也就偶爾燃起來過。

現如今除錦衣衛外,上直二十五親衛的指揮使任命,朱厚照全都一一過問,而經過幾年時間的過渡,所有的指揮使都是軍學院出身,

這是皇帝親領的軍隊,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合適還是不合適。

以前會有些衛所有老弱病殘的現象,後來也慢慢汰換掉,不僅是皇帝的旨意,各指揮使自己也受不了,因為這樣的人多了,戰鬥力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