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退兵、報捷!

韃靼兵馬過大同以後,常大成就已經派出十路人馬向北尋找總兵周尚文一部。

一共三十人,一組三人,都是軍中最為精銳的夜不收。雖說草原危險,但這個時候顯然是大局為重。

十路人馬呈扇形向北散去,就是要確保找得到人。

而這個時候的周尚文正在被馬榮“煎熬著”。

“當今天子是什麽帝王氣象?說句大不敬的話,英宗皇帝如何能與之相比?達延汗哪怕是領兵二十萬,京師也不會有什麽危險!危險的是我們!”

馬榮最初的最初就與他的父親說過這樣的觀點,

“我們日夜奔襲,若真的遇上了韃靼小王子,如何能戰?只要殲滅了我們這一路兵馬,陛下數年心血白費,且大明喪失了能夠進軍草原的力量,韃靼人還能如以往一樣馳騁,這才是他們的活路,也是他們的目的!”

周尚文聽得是很有道理,但是他真的煎熬,“本將承認,你說的或有幾分在理,但回到朝堂之上怎麽解釋?韃靼小王子突入長城之內,而我們並不全力回援?!這難道不是死路?”

馬榮知道,略顯無力的說,“這就是韃靼小王子的陽謀。”

“不必說了,全軍稍做修整之後繼續全速前進,務必用最短的時間返回大同!”

末了,周尚文說:“我們不僅在跟敵人鏖戰,也在跟自己鏖戰。這是死裏求生。但身穿戎裝,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便都是死路,本將也寧願死在馬上,而不是死在牢裏!”

“報!!”

帳外傳來鏗鏘有力的聲音。

“進來!”

嘩啦一下,簾帳被掀開,隨後是兩個疲憊不堪的士兵。

一看軍服與他們略有差別,周尚文和馬榮馬上臉色一變。

周尚文急急問道:“你是大同來的,說,現在情形如何?”

兩名士兵,大口喘著氣說:“啟稟……啟稟周總兵,大同……大同遇襲!”

“結果如何?!快說!”周尚文急死了。

馬榮相勸:“周總兵,這兩名夜不收必定是不惜體力全力趕路,但總歸是人到了,左右不急這一時,便先讓他們稍稍回口氣。”

幾息過後,兩個夜不收狀態稍好一些。

“韃靼小王子領兵有八萬,首先攻打陽和,柳將軍不幸殞命。隨後又三次攻打大同,戰況激烈,幸得常將軍和眾將士拼死守城,韃虜始終沒能攻破城墻,不過守城將士多有犧牲。屬下們來的時候,小王子見大同攻克不下,便領兵往紫荊關方向去了!

而後,常將軍便立即令我們出長城尋找周總兵,請周總兵務必率軍回援,否則紫荊關危矣!京師危矣!”

“常大成呢?!他沒有追敵阻撓?就這麽讓小王子過去嗎!”

這就屬於氣昏了頭了。

馬榮解釋說:“周總兵,小王子有八萬兵馬,常將軍據城堅守還能一戰,若要追擊,反而不利,一旦有失,連大同都會不保。”

“哼!”

周尚文只是生氣,而且他聽到柳江傑的死訊,心中更加憤恨。

他如今面對死局,就是因著這達延汗!

“吾在此立誓,必為陛下誅殺虜酋!”

……

……

紫荊關的戰事還在繼續。

達延汗用的是難以破解的陽謀,本來對於明軍守將來說,出城與不出城都是死棋。結果唯一的活路還真叫給找到了。

這條活路就是拼死血戰。

此戰,明軍一萬五千人馬,韃靼一萬精騎。

半日過後,戰場之上遍地都是破碎的屍體和橫臥的軍馬,其慘狀令頗有定力的達延汗在增兵和撤軍之間都選擇了後者。

這也惹得營中大將格魯太和庫台等激烈反對,

“明軍已戰了一陣,此時撤軍則前功盡棄,若是能增兵,必能將這一部明軍消滅於此!大漢,怎麽會想到要退兵?!”

達延汗也是幾十年領兵的人了,他本人亦頗具威嚴,“你們兩人難到敢違抗本汗的命令?”

“臣和庫台都不敢,只是不理解!”格魯太低著頭有些倔的說。

達延汗按下胸口的怒氣,皺眉說道:“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和明軍血戰,此戰,我蒙古勇士至少已損失三千,雖然明軍同樣損耗不小,但要想消滅這樣一支強軍,不以一萬勇士的生命為代價做得到嗎?!到那時,我們此行的目的還能達成嗎?那些都是本汗栽培的勇士,你們舍得,本汗舍不得!”

這是他們真正的軟肋,就是不能打消耗戰。

就像當年也先在攻打大都一樣,只要戰事陷入焦灼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戰局不利。於是也先就會急忙下令撤軍,然後換個城門打。

因為他們是勞師遠征,主要是來搶掠的,不是來到這裏和明軍對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