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賊

這場仗,達延汗被震動到了,石奉一樣如此。

他一直信心十足,以為憑借手中的虎軍,可以一戰而擊潰敵軍,但打一仗之後才知道韃靼野戰之厲害。

軍學院裏總是解釋為什麽韃靼人幾十年來對明軍占盡優勢,明明人口占盡優勢的是我們。

現在石奉明白了,若不是皇帝潛心練了這樣一支精兵,連現在的結果也根本不會有。

人人都笑袁闖,但人人都是袁闖。

戰事之後,

石奉下營慰勞士兵,最後的傷亡統計出來,明軍傷亡三千一百余人,砍下的韃子的腦袋也有三千零幾百顆。

最終還是多傷亡一百人。

石奉在戰場上狠如閻王,但這個時候看著嗷嗷叫痛的士兵卻又心疼不已。

然而對於袁闖這樣的人來說,這已是平生所未見的大捷,能以這樣的比例和韃靼打出這麽一仗,這就是當世的虎軍虎將。

“啊!”

忽然有個人一聲慘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石奉身邊的部將則上前把大夫手中的酒又多倒了點,疼得躺在地上的硬漢冷汗直流。

“不是關鍵要害,血也止了,消個毒再包紮,你死不了。”

其他人說起來顯得是風涼話,但講這話的人同樣渾身帶血,額頭上也有一道長長的傷口。

袁闖不解,“何為消毒?”

石奉解釋:“親衛營的傳統,傷口消毒之後再包紮,化膿發燒的可能小些。”

“還有這等事?難怪石將軍要讓自己人來醫治。”

這個時候的奉承話沒什麽意義,石奉心情還是很沉重,“小國公有消息了麽?”

“還沒。”

這一路韃靼軍不可小覷,石奉心中多少擔憂起來。

而捷報遞進宮裏的時候已經是亥時初刻,皇帝已經睡下了近兩個時辰。

只是這等奏報,劉瑾不敢拖延,提著心也得把皇帝給叫醒。

朱厚照看完之後有些振奮,紫荊關關前一戰,明蒙兩軍互有損傷,盡管還是以多傷亡百人的代價擊退了韃靼,但不是憑借堅城能有這個戰果已經殊為不易。

多年的戰備訓練有了效果,讓他對此戰也多了幾分信心。

不過這場仗,石奉有些過於沖動。

但轉念朱厚照也想到了守關之將的心思,達延汗一直在滲透兵馬,正面的攻擊看起來像是佯攻,如果什麽都不做,眼睜睜看著這些人繞過了紫荊關,大概也害怕朝廷會治他們的罪。

半夜時分,宮裏的燭火被點燃,

既然醒了,朱厚照索性起身一遍又一遍的看奏報。

韃靼兵馬主力未損,這個時候正確的軍事抉擇應該是繼續增兵紫荊關,憑借這種關隘進行作戰,時間遲滯的越久,對於韃靼來說就越是危險。

不過上直親衛的職責是守衛京師、守衛皇城,這裏面涉及到政治問題。現在已經派了四衛過去,繼續派,必會招致群臣反對,同時也會讓京師人心惶惶。

但他是皇帝。

不是只能調動上直親衛。

“劉瑾。”

“奴婢在。”

“去查一查,已抵達京師周邊的勤王之軍有哪些,這其中凡能滿足在三五日內抵達紫荊關的,將其調往紫荊關,增援石奉。”

這些人的戰力雖然不如上直親衛,但仗打起來講究的是一個氣勢,只要被帶著不跑,對於韃靼來說就是麻煩。

從目前的情況來說,京師已經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但今時不同往日,他不是正統皇帝,達延汗能不能打進來都還是兩說,即便打進來,也要在紫荊關削他一塊肉。

“奴婢遵旨。”

“對於滲透入關的韃靼兵馬……”朱厚照輕笑起來,“先前將軍學院與民兵結合的計劃倒是可以派上用場。”

這個達延汗,這次有他受的。

韃靼人的戰鬥方式的確是這樣,幾十人一百人,就敢到鄉野之間劫掠就食。

卻不知這一次不僅是朝廷,就連民間都已經枕戈待旦。

最後朱厚照還是給石奉下了一道旨意,雖然說出城迎敵似乎更顯武夫之勇,但打仗不是出氣,既然有關隘,那麽就守關。

作為皇帝,他要解決守將的後顧之憂:滲入關內之虜,朕自會遣將搜尋擊殺,汝無慮也。

這句話是這個軍事鬥爭中的政治關鍵。

否則紫荊關裏的明軍必定時刻擔心,萬一達延汗真的繞過了他們,再引起什麽嚴重的後果,那麻煩就大了。

旨意擬定之後以八百裏加急送往紫荊關。

聖旨之下,夜裏不能打開皇城的禁令也算不得什麽。

……

……

十五月圓之夜,沿途還有少許亮光。

四百裏的路程,走到天亮之時,已經有一半下來。

不過半道之上,他們遇到了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