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效仿寧夏,一鼓作氣

朱厚照將目光轉向李夢陽和他的文壇地位,自然是因為寧夏之事已經初見成效。

仇鉞奉旨入京,大抵也就是這幾日間的事情。

在這之前,朱厚照已經知道王廷相和張璁如何處理這寧夏四衛。既然如此,他也不再客氣,十月十六日的午朝之後,他將內閣和六部九卿皆留宮中。

大明朝的衛所,一為邊塞衛所,一為內地衛所,兩者有所區別,比如說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當然,這是大的原則,實際上這個比例還和一個地方的地形是否適於運糧有關,具體劃分起來非常復雜。

但總的來說,時人對此是依邊地、內地來劃分的。

“寧夏清理軍屯,上上下下掉了不少腦袋。此一事,應也在各位愛卿預料之中。不過清理屯田的效用顯而易見,陜西巡撫王廷相和特使張璁都已上奏,寧夏屯田以後,僅其一地每年便可上繳20萬石籽粒。況且,寧夏鎮四衛兵馬軍糧亦可自給,即便稍有不足,所缺之數朝廷也不會太過為難。

如此說來,此番清理寧夏軍屯之利又豈止這20萬石籽粒?從此以後,朝廷省了調糧入寧夏之事,這個賬也要算的。因此,朕以為,清理屯田一可解邊鎮缺糧之苦,二可減朝廷太倉之負,如若甘肅、榆林、大同、宣府、薊州都能如寧夏一般,則朕可無憂,列位愛卿亦可無憂。”

朝中諸位大臣以楊一清為首,聽聞能有這樣的成效,紛紛欣喜而皇帝進賀。

不過寧夏畢竟只是大明廣大疆域之中一塊小小的地方。

王鏊領頭說道:“陛下禦極以來,治軍頗有成效,其中又以周尚文、楊尚義、常大成等最為顯傑。寧夏清屯既有成果,其他各鎮也應跟隨。不過微臣以為此事當遵循先急後緩之道,徐徐圖之,各個擊破。周尚文居甘肅,遠離京師;常大成居遼東,人口不足。故而楊尚義所居薊州可稱合適,薊州扼守京師東北,田畝連片,百姓稠密。清屯以後,既可比寧夏更見成效,也可穩住中樞!”

當初開始對寧夏‘下手’的時候,朝堂上的這些大臣整體上還是同意的,但也有個別人心存疑慮。現在寧夏終於有了效果,一上來也不是反對,而是明白他要將清屯範圍繼續擴大的意思。

對此,朱厚照還是有些滿意的,盡管他心中的想法並不完全是王鏊說的那樣。

“其他人呢?可有與王先生不同意見的?”

王炳聞言出列,“微臣以為,若論對京師的重要程度,則應以大同、宣府為先,且大同總兵石奉、宣府總兵楊興戰功雖不如平虜伯,但對陛下之忠心耿耿也是天地之所共見。”

這個王炳。

朱厚照多少知道點,石奉和楊興都在兩年前良鄉一戰中與他相識,過後似乎也就熟悉了。

其他人,如周尚文、楊尚義他們都有特別的‘渠道’,並不怎麽稀罕王炳這條路子,但是石奉和楊興並無上述幾人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所以朝中閣老的關系,他們很難拒絕。

倒不是說京官與邊將結交,只是在外為將,你總要朝中有人吧?這是一種必要的相互利用,否則你當什麽官,不如回家種紅薯。

朱厚照則不想在此時糾結這個東西,轉而問道:“楊閣老,你以為呢?”

楊一清微微擡頭,“微臣以為兩位閣老之言都有其道理。但朝廷舉策,應示公允,大明能設九邊,便是九邊對大明都重要。”

王鏊急了,“楊閣老,清屯事關重大,最好能分步實施,如此才能穩妥。”

“濟之公,若要穩妥,不清屯,最為穩妥。”楊一清是領過兵的,又當了幾年首揆,邊軍是什麽情況,他還是清楚的。

因為是王鏊,他語氣放軟一點,說道:“濟之公剛剛不是也說了,陛下治軍頗有成效嘛?”

“那也盡量不要弄到兵戎相見的程度啊!”

楊一清不語,王鏊的想法也不能說錯。萬一其他地方也有兵將鬧事,這種事情總不會給朝廷和陛下增光添彩。

“陛下!”兵部尚書齊承遂言道:“微臣以為,朝廷清屯之事已然天下皆知,便是分步實施,排在後面的邊鎮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處境?時間一拖,反倒給了一些奸人、小人反應之機,到那個時候於朝廷則大為不利。且如此大事,正應當一鼓作氣,以示朝廷決心,否則,說不準便會有人以為朝廷心志不堅,手段軟弱。”

朱厚照已經第四次點頭了,“朕是聽明白了,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本來,朕也在考慮剩余邊鎮是該一起清屯,還是分步進行,但朕所憂慮的並非是穩不穩妥,而是邊鎮多了,會不會導致朝廷無暇兼顧,這是一樁極難之事,一旦做的不好,便容易亂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