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赴山西

王守仁最後也不記得自己是怎麽出宮的,反正醒來的時候是在自家的府裏,扶著頭繞一圈之後撞見一個府中伺候的下人,下人告訴他,老爺已經去禮部衙門了,晚上等他回來。

弘治年間朱厚照整頓過一回京官遲到早退的問題,從那之後,雖然也還有部分官員該上班不上班,但似王華這類禮部尚書,實在引人矚目,所以除非確實有事,一般也不會授人把柄。

他這便宜兒子則不一樣,從外面回來,也沒有辦公場所,而且本就是要他休整幾天,所以大概可以自由行動了。

王守仁還是放心不下自己帶回來的朔方左右衛,所以首先去了軍營,一切正常以後,他又利用接下來的時間去拜訪王鏊,再見見原先認識的一些好友,這樣日子也算充實。

那天在宮裏和皇帝講的話,他記的是斷斷續續,不過天子豪情他是印象深刻的。

為了這份豪情,也為了那份君臣相得,他得把山西的事料理好了。

五日後。

王守仁率領朔方左右衛和十二團營中的揚威、振威兩營出發。

揚威營統領為魯瑾,振威營統領為梁正,他們都是邊軍出身而後考入軍學院的,而且是弘治年間就入院學習,算是比較早的一批人,前些年隨著十二團營的更新,這幫人也開始逐漸走上重要崗位。

總之,兩萬大軍已經浩浩蕩蕩出發,不知道的還以為又和韃靼發生戰爭了,否則何必要這樣興師動眾?

而先於大軍的是皇帝聖旨,旨意由八百裏加急直接遞到山西巡撫王璟手中。

其中要點有兩條,第一是調山西都指揮使田則入京,聽候任用。第二是王守仁大軍要入境山西,督辦太原鎮、大同鎮軍屯清理事宜,而大軍的軍需供應由其負責。

不過王守仁兵馬並不入太原,而是要卡住倒馬關、紫荊關這類要隘,換句話說王璟得運糧過去。

山西的事情,朱厚照相信王璟,王守仁也相信這個在朝幾十年的老臣,但料敵從寬,為防萬一太原他還是不進了。

巡撫衙門內。

接到旨意的王璟不敢怠慢,他一方面令人快馬通知田則,另外一方面則開始抽調糧食、精豆等物資。

這些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王璟不太明白,為什麽一定要等田則啟程入京以後再調動山西境內數個衛所的將校?

便是他的幕僚,雖然一個個苦思冥想,但也不得要領。

其實他們這點困惑不足為慮,現在真正感到麻煩的是田則。

突然遇到此事,他府邸之中聚齊了團聚在他左右的人,個個都覺得棘手,就是他自己也萬分糾結。

這京師,去,還是不去??

“……這個時候忽然來這樣一道旨意,實在蹊蹺,好端端的,這是需要辦什麽事?怎麽叫人入京?”

田則坐在主位,他兩側手下都是他信重之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各個衛所的軍官,還有一些是他招攬的幕僚。

說起來他們都是內地的衛所,不屬於邊鎮,似大同鎮、山西(太原)鎮則在九邊之列。如果套用明朝早期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他們屬於山西都司,而那兩鎮屬於山西行都司。

不管怎麽樣,此次朝廷清理九邊軍屯,涉及不到他們。

但人人也都知道,朝廷收拾了邊鎮,接下來就輪到他們了,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才如此急切。

一來是為自己,二來也是看準了正德‘倒行逆施’,必為天下人反對。

亂世一到,就是出英雄的時候。

武人沒多大腦子,膽子也大,反正跟著田則也就算了。

但幕僚大多都是中不了進士的舉人和秀才,無非就是小有名氣罷了。

正經的進士有坦途大道在眼前才不會理會他,二來孔孟讀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綱常倫理腦子裏一大堆,田則倒是想找,但沒有一個人願意。

要說心眼,文人心眼更多,便是稍微擦邊球的事,都會躲著他,最終也就只能這樣了。

田則是山西都指揮使,能當上這個官,便是因為他原本也是京營軍官,在對韃靼作戰時有功勞,所以累遷而至今日。

可惜沒有見過皇帝。

“田指揮,要不要讓我們的人打聽打聽?京裏現在是個什麽動向?”

田則搖頭,“來不及了,聖旨已到,最多三五日,巡撫王璟就會派人催促,這麽點兒時間咱們的人還沒到京師呢,又打聽個什麽?”

“要不稱病,拖上幾日?”

是個辦法,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總不能真的去吧!!”有一人大喊道,“一屋子的聰明人,難道看不出這是個圈套嗎?怎麽早不宣晚不宣,偏偏這個時候宣?再說正德怕是自己都說不出來山西的都指揮使是誰,這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