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以國家力量進行商屯

紫禁城這樣的忙碌會讓時間的流逝毫無感覺,若不是有人提醒,朱厚照大概都意識不到時間已來到五月。

這段時間,王守仁已經從三關鎮移師大同鎮,在近乎半年的時間裏,他這三萬兵馬的軍需供應都是從京師運過來的。

皇帝以這種寧願多花錢糧以維持軍隊的方式來展示決心,震懾不願意執行皇帝命令的將官。

而兩鎮的軍屯清理都是王守仁在做,他一個總督河套的官員,在這段時間已經事實上節制了三關鎮和大同鎮兩鎮兵馬。

他一個文官也親自帶兵到鄉下去查看,這其實並不是皇帝要求。

但清理軍屯這個事,是王守仁十年前就提過的。而且真正會帶兵的將軍,一定是愛護士兵的將軍。把田真的再分到士卒手中,這是他始終都想做成的事。

而通讀歷史的人也一定知道,這件事要辦成,那有多難。

所以王守仁是以一種和時間賽跑的速度來推動每一個衛所進行重新的土地丈量。

十年間,各衛所的底層的腐爛已更加觸目驚心。

在兩鎮各個衛所之內,他都發現有不少的軍戶因難以忍受生活的困苦而逃亡,士兵的口糧不夠、衛所的武器已經破敗。

大同左衛幾個千戶所的千戶在迎接他們的時候,自己倒是軍容齊整,畢竟是要來見上司,不過真的把部隊集結的時候,沒有一個千戶所能把人給湊齊。

就是剩下的那些士兵,也有不少皮膚松弛、胡須半白的老頭兒。

王守仁看完之後頗為唏噓,他對著大同鎮總兵石奉和一眾將領說:“幸得陛下堅持,拼著哪怕九邊皆反都要做成此事,否則再過幾十年,又該破敗成什麽模樣?到那個時候,韃靼人興兵再犯,怕是中原之地都要成了韃靼人的放牧場了!還有你們這些人私占的耕田嗎?!”

石奉多有慚愧,“去年底到今年初,陛下已經連下數道旨意催促,不過時至今日大同也不過清理了四個衛所。軍屯田地太過復雜了。”

他說完,剩余的幾個千戶都有些惴惴不安。

“薊州、寧夏、三關、榆林和甘肅都在做,又能有多復雜?無非就是占了田的將官、本地大的宗族以及王府不願意吐出吐出來。寧夏之時還有宦官牽涉其中呢,也一並解決了!本官以為,陛下已經網開一面,凡配合丈量土地,交出過往侵占的就不殺頭,這是寫在聖旨中的,就是這樣還不願意,那我們也別無選擇?”

王守仁默默想著,這件事的難度他十年前提出來確實不合適。不過皇帝謀劃十年,所積攢的力量交予他使用,他的底氣也足了許多。

大同左衛的進度偏慢,不管是什麽理由,這個時候都已經變成了借口。

王守仁懶得再去和他們廢話,他今天親自到這個千戶所,既然來了,就是要把這些的職給撤了,並由其他人代替。

其他幾鎮的經驗都是一樣的,不動一點人,這事情做不下去。

“部堂?”他手下有個很年輕的指揮使,便是韓十二郎,而所帶的兩千護衛兵馬,更是個個兇悍。

“拿下吧。”

王守仁平淡下令。

門前的幾個大漢驚懼於這一番變化,紛紛高呼,“部堂,石總兵,這是要幹什麽?我們都已配合土地的丈量了?!為何還要拿我們?!我們冤枉!”

石奉並不好講話。

實際上來之前就已經查明了,這些人不敢造反,不敢違抗上意,但是就是舍不得自己的那點不法之財,所以上面旨意來了,他們也量田,但量來量去都量別人的田,反倒是把自己的通過各種名目轉移,或者是賤賣,最後撈一筆。

這叫什麽配合?

副總兵朱鳳則怒斥,“你們幾個還敢喊冤?難道不知道陛下派的錦衣衛已經到大同了嗎?你們那點事還當錦衣衛查不出來?!”

王守仁背身揮手,他是不想再和這些人廢話了,大同左衛的情況他是親眼所見,與其浪費時間在這些人身上,倒不如快點分田,因為相當數量的軍戶一直都餓著肚子。

“將抓這幾人的消息散出去,從明日開始,大同鎮各衛所仍陽奉陰違者,立斬不饒!本官也不怕他們糊弄,陛下已經派了錦衣衛副使進行首輪巡視,動作快的,薊州已經進行二輪巡視!這些情況都告知各衛所,看看是否就有這般膽大之人!”

同時王守仁還下令,總兵和副總兵要分別率領兵馬到各衛所督辦,他帶來了三萬六衛人馬,分別派給他們一衛,再加上石奉和朱鳳自己帶的人,這樣確保不會有不滿之人亂來。

兵痞和文官不一樣,老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書讀多了容易膽子小,但是兵痞不一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識幾個大字,很容易憑著情緒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