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大禮

應天這個地方,大事小情繞不過魏國公府,如果不是朱厚照親臨,怕是事情要難辦一些,所以他得來和徐俌說上這麽幾句話。

這也是此行的第二個目的。

此外,徐俌的年紀太大了,徐鵬舉的父親還不長壽,前些年就已經去世,也就是說不管怎樣,徐鵬舉是要繼承這這個公爵之位的。

所以他也想自個兒見一見未來的魏國公,畢竟心裏頭總是有些不放心。

左右閑暇無事,也就在魏國公府多留了一段時間。

徐俌是過去,徐鵬舉才是未來。

一盞茶的功夫一過,朱厚照便將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狀若無意的問道:“今年可滿二十了?”

這家夥錦衣玉食,生得嫩著呢,不過到底是勛貴之後,禮數是不缺的,面對著自己回話,“臣今年恰好二十。”

“你倒是也不必擔心,以後襲了這魏國公的爵位,準備一輩子安享太平了?”

徐俌見縫插針,“啟稟皇上,老臣這孫兒雖然行事略魯莽,但也有幾分膽色,若皇上不嫌棄,或許可以賜他一樣差事歷練歷練。”

朱厚照不答這個話。

他是皇帝,怎麽安排臣子,他心裏會定。

關鍵在於這個人自己是什麽貨色。

“江南這幾年海貿很是火熱,不管是原來的浙江王瓊,還是現在的李東陽,他們見朕都有提過一些具體的表現。魏國公府是首屈一指的公爵府邸,那些生意,你們也都有參與吧?”

爺孫倆不知道皇帝提到這茬是什麽意思。

不過徐俌覺得還是不要騙這個正德皇帝了,他既然說出來,肯定是知道的,“皇上洞若觀火,老臣羞愧難當。”

這件事朱厚照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

反正朝廷現在賺錢,那麽要勛貴階層一兩都不賺,那也不太可能,而且有些不近人情。

不過王公貴族在參與商業活動的時候,利用權力尋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所以今後會發生什麽,真的不好講。

“朕不是洞若觀火,朕也是猜的。徐鵬舉,你這年紀應當也做些正事了吧?這件事怕是也關乎著魏國公府不少的銀子,你怎麽看?”

徐鵬舉一聽頓時傻眼。他平日裏只管花錢,哪裏管過掙錢?

徐俌也發蒙,他們沒有任何準備,他這孫兒肯定答不上來。

果然,只見徐鵬舉馬上就支支吾吾起來,“微臣……微臣……”

“皇上……”徐俌按捺不住。

朱厚照只是擺擺手,面無表情的說:“多教教吧。”

“微臣知罪。”

作為天子本不必和他問話,一兩句已經是最多,是不知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所以多的朱厚照不會再問了。

“魏國公,這些日子,朝中諸臣都在論我華夏族類歸屬的大禮,你也費費心,上個折子來吧。這樁事,總要有個勛貴之家開口,朕還恰逢就在南京。”

“……是。老臣遵旨。”他現在憂慮的不是其他,反倒是自己這孫子問題。

堂堂魏國公不會只有一個孫子,萬一皇帝不滿意要換人襲爵,那就是個大事了。

不過朱厚照到目前為止什麽都沒表示。

“朕已經下了旨意,要為我華夏一族的歷代雄主、名將的生平整理成書,以供後人翻閱。中山王作為一代名將,是繞不過的一環,若是有涉及到的,你務需全力配合。”

所謂的塑造民族概念。

帶領民族強大的帝王和贏得對外戰爭勝利的將軍,都是一個標志性的符號,是這個民族群體共同的神聖記憶。

這個事情他以前就命令過,所以相對來說簡單,只不過需要文采出眾之人執筆,還要校對、刊印,想必年底之前就能出來。

徐俌大概也知道一些。

但因為徐鵬舉意外的一點兒墨水都沒有,導致朱厚照失去了興趣,所以就只能硬找兩句話湊上,給大家一個台階,而後聖駕便離開了魏國公府。

並在宮裏召見了王炳和楊廷和見駕。

對著兩位老臣,他說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差使,朕也有朕的差使,而且朕辦完了。王閣老,那些鬧出來的、影響惡劣的地方豪紳你便盡管去查。如果想後面簡單一些,那邊先將那幾個和魏國公府有染的抓起來,以做震懾。”

“皇上放心,老臣也定會辦好老臣的差使。”

“介夫,你的差使呢?”

楊廷和稟報說:“陛下說的語言家之事,應該便是鉆研音韻之人,也就是所謂的訓詁學。”

“訓詁學?”朱厚照眨巴了下眼睛。

“便是專門研究古書中詞義、語法的學說。”

“喔?這麽說來,我大明也有這樣的人才?”

楊廷和肯定的說:“盛世之期,自然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