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薄冰肌瑩

留下王炳以後,正德十年六月,天子起駕前往中都鳳陽。

‘鳳陽’二字是洪武二年由朱元璋所賜,取“丹鳳朝陽”之意。

朱元璋曾下令調集百萬工匠,準備修築一座前無古人的豪城。

所謂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裏廓王畿,八屯拱宸極。

中都的鳳陽皇宮是比北京故宮還要弘大,還要巍峨。

當然,實際上中都鳳陽卻是並未完工的建築,它在開工六年後被朱元璋下令停止,因為它實在太耗錢。

這是一個解釋。

也有人認為,當時大興土木工匠太過辛苦,所以暗地了用自己的信仰來下詛咒。朱元璋知道以後當然大怒,並且殺了很多工匠。

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工匠是被殺完了,但詛咒說不定還在。

所以也就停止了。

但六年時間、百萬工匠再加上無數的銀錢,還讓一座宮城的大部分顯露於世人眼前。鳳陽皇宮的建築技藝、材料和宮殿的藝術性都已登一時之極。

朱厚照的前世已經看不到完整的鳳陽皇宮,但在這裏他還有這個機會。

古代皇宮的規劃建造,總是逃不過幾個原則,比如說對稱、比如說前朝厚寢、左祖右社。

鳳陽皇宮也是這樣。

遠遠的望去便能看到那種高大而需俯視的宮墻,

朱厚照從馬車上下來,從宮墻內部的兩側樓梯拾階而上,他踩得這些都是巨大的整塊石頭,有時候連他都無法想象這種工程要怎麽做。

鳳陽皇宮之外的鳳陽城同樣面積很大,走上城樓,一邊行走一邊便能看到下面那些錯落有致的坊市。

“當年太祖和太宗皇帝都曾多次到鳳陽巡視,朕此行也算是緬懷先祖了。”

皇帝的身後,楊廷和、顧人儀、顧佐以及靳貴都在,至於王炳則留在了南京。

朱厚照目眺遠方,眼神深邃,“傳旨。”

眾臣臉色一凜。

“令中都留守司正留守以及江西、湖廣、河南三地巡撫明日見駕。”

“是!”

中都留守司是朱元璋在這裏設置的一個軍事機構,隸屬中軍都督府,其下設八衛一所,主要的職責就是守衛皇陵。

至於另外的三個巡撫,是朱厚照之前就讓人宣過來的。

一般而言,皇帝到中都就兩件事情,其一祭祀,其二處理一些政務。

除非皇帝亂來,否則超脫不出這兩條。

祭祀是禮節性的活動,朱厚照已經讓禮部安排了祭天儀式和祭祖儀式。

後世人往往將此作為‘形式主義’的一個典型進行批判,實際上祭祀是古代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政治活動。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其實朱厚照當然知道這是假的,但他一個人認為是假的沒用,整個朝堂上都認為這是真的。

所以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他需要去做這件事,這是作為皇帝的職責與本分。

哪怕是後世也會進行類似的活動憶苦思甜。

這類事,奏本都已經遞了上來,是靳貴在負責,他隨著皇帝在城樓上邊走邊稟報。

最後當然就是熟悉的四個字,“俱照施行。”

“是。”

朱厚照隨後又去了這裏的承天門,並過午門而入宮,鳳陽皇宮有寬闊也蜿蜒的湖面,從前朝到後宮一路延伸過去,很是特別。

“你們也是第一回看吧?”

顧佐回道:“臣以往在《中都志》中讀到過,見卻是第一次見。”

“一朝建了三個皇宮。”朱厚照陳述了一下這句話,沒有流露出好壞之意,不過他也不打算再花太大的代價來翻建了。

“今日就先到此,你們下去吧。”

這裏的景色不錯,但與這群大老爺們逛就沒意思了。

他將賢妃和敬妃宣了過來,三人走在修築於湖面上的石道,看著傍晚陽光下照耀著的波光粼粼的水面,開闊、秀美,再點綴以精美的宮殿,確實令人陶醉。

“……陛下,便不打算續建了?”

“不建了。秦朝阿房宮想必比這裏還要富麗堂皇,但最終也歸為塵土了。朕或許是在宮殿群裏太久的時間,所以沒有多余的想法。”

皇帝端著敬妃的下巴點了點,“你以為如何?”

敬妃嬌聲說:“國家大事,臣妾可不敢多嘴哩。”

“那你們這些日子都做了什麽?”

“就是跟著陛下見識了很多宮外的景色,還有到寺廟燒香,為陛下祈福。”賢妃端著潔白細長的小胳膊,她面容甜美,身子嬌軟,皮膚白膩的發光,叫人怎樣看也不生厭。

朱厚照摟著她們,道:“這是個好地方,朕的祖籍便是這裏。只要心中虔誠,和先祖們乞求一番,說不準還能求子呢。”

賢妃上手捂住皇帝的嘴,她彎彎的黛眉輕輕一蹙,“陛下,言及先祖,不可輕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