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種新火炮的可能

正德十年六月。聖駕的隊伍、足足三千余人自鳳陽而出,浩浩蕩蕩,氣勢恢宏。

夏天的嘉興郁郁蔥蔥,繁華盛景不絕於路。

在縣城東南部有一處平靜美麗的湖泊,名為南湖,南湖中心有一湖心島,上面有一座煙雨樓。

但這已經不是當年杜牧筆下的那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煙雨樓了。

這是正德四年,當時在嘉興為官的姜雍仿照被毀掉的煙雨樓舊貌重建的。

到了夏日以後,上樓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體現了一種江南文人的雅,因而很快便恢復了江南名樓的地位。

今日皇帝親自駕臨,為其又添了幾分特別的內涵。

朱厚照也算是‘附庸風雅’,在幾個選擇之中,挑了這裏當做行宮,而浙江的官員也更加到位,包括巡撫在內,都已經前出迎接。

既然來了,朱厚照就帶著一起了。

湖心小島不大,樹很多,因為沒有高大建築阻隔,走在上面風一直很大,吹得他發絲翻飛不止。

他拉著梅可甲說,“朕在山東遇上了一個膽大包天的人,說朝廷施政重孔孟而輕奇技。一言出,四方驚,好些人和朕說此人離經叛道,要立即革職,還要下旨拿問,可是讓朕頭疼了一番。”

“這件事,微臣也有耳聞,可是君臣觀禮的關延卿?”

“喔,你們都知道,不錯,就是他。”朱厚照嘖了一下嘴巴,“但是呢,朕仔細想想,他說的並非絲毫都不可取。尤其到了浙江、到了杭州。梅可甲、姜雍,朕和你們說,朝廷已經決心要在京設立科學院,此次到你們這裏來,朕首要見的便是當初動了腦筋、造出兩千料寶船的那些工匠!朕要嘉獎他們!”

姜雍已經是浙江巡撫了,他最早是顧佐發現並推薦的。

這些年來,頗有經濟之才,所以在這裏為官且一路高升。

“陛下放心,臣等已經遵照旨意,都安排好了。”

朱厚照並不膩煩於再做強調,“寫是寫了,但朕要當你們的面再說一遍。另外,有一個事情,朕要問你們二位。”

“皇上請問。”

“除了這些能工巧匠,這幾年以來,是否有新的、意義比較重大的生產技藝改良?比如說火槍、火炮、織布等等。”

姜雍和梅可甲面面相覷,皇帝問的這個是末流。

也許有。

但即便有,他們也不會知道的。

整個聖駕隊伍中,或許只有皇帝自己才重視。

所朱厚照也不意外,只是講道:“看來關延卿之語,並不為過。”

“皇上恕罪。”

“朕的目的從來不是治罪。今天就算了,今後你們可以考慮考慮這件事。此次南巡朕是做些了解,明年反正是有大朝會,到時候再說。”

“是!”

朱厚照不輕不重,總歸是叫他們開始重視這件事。

其實他覺得本身應該是有的,因為商業邏輯中蘊涵著這個動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嘛。

“……朕此來第二件事,便是要看看大明水師。伍文定呢,這次他也來了吧?”

“回皇上話,沒到嘉興來,但已經在等著陛下了。”平海伯稟報,“每年這個時節是倭寇活躍之期,伍提督得知陛下要來,便率領水師眾將士巡視外海去了。”

朱厚照隨意坐下來,眉頭一挑的問:“怎麽?倭寇還敢鬧事?”

“明面上當然是懼於朝廷天威,但汪洋大海之上,總有零星的亡命之徒,這也是難免的。”

“恩。喔,還有一樁事,正德五年,滿剌加國使臣到京師求援,說佛朗機人意圖侵犯他們,當年也是一言成讖,現在如何了?”

平海伯道:“此事臣正要向陛下稟報。正德八年,大明已經警告過佛朗機人,不過這些洋人狼子野心。九年,共有兩千余人進攻滿剌加國,大明在當地並未有駐兵,因而未能直接加以幹預。但戰事危急,最終只能出了一筆銀子從呂宋國借兵三千以支援,現在看來……”

“怎麽樣?”

“因為季風之期未到,所以派去的人還未回來,具體如何尚不得而知。不過據臣所看,佛朗機人火器強大,有可能滿剌加國不是對手。”

朱厚照倒沒露出什麽太多的表情,只是說道:“滿剌加國是主動向大明稱臣的,而且是從太宗一朝便開始的。南洋小國遍地,很多也都接受了大明的冊封,既然是宗主國,這件事就不能不管啊。否則大明的商隊走了出去,也難保不會有人生出覬覦之心。這件事等見了伍文定以後,咱們君臣再詳議,而且本來也要等一等確切的消息。”

“是!”

“有一點要讓你們明白的是,朕對外一定是積極的,不管滿剌加國勝與不勝,這都不會改變。另外還有一點,滿剌加國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