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火炮

“砰!!”

朱厚照將手掩在雙眉平齊之處,看著黑色的炮彈呼嘯而起,落在一處覆蓋了白雪的泥土之上,炮彈落地,砸起的泥土足有三米高。

“這能打多遠?!”

“回皇上,最遠能打九百丈!”

朱厚照心裏默算了一下,九百丈大概是3公裏左右,永樂時的火炮就可以打2公裏了,現在借鑒了洋人的制炮技術能將裏程提成50%,算是很不錯了。

當然,和現代那種輕而易舉打幾十公裏,甚至明明打幾百公裏還自稱是火炮的那種肯定是比不了。

透過千裏鏡,他又仔細的看了看落點,明顯的一個大圓坑,威力還是有的。

部隊都是密集擺開的,這種大鐵球砸下來那可不得了。

“先前你說不穩定,有什麽問題嗎?”

“不瞞皇上說,這種紅夷大炮缺點多了,其一就是陛下說的重,每一門炮有上千斤,運送時不便也就罷了,戰時炮兵陣地也不能輕易移動,之前靖虜侯之所以大獲全勝,那是土魯番有一座不可移動的城池。

若是面對韃靼、瓦剌部的騎兵,則難以發揮作用,而且草原人與大明相爭百年,他們知道大明的戰法,哪怕再遠上五百丈,他們選擇在火炮距離之外就可以了。而因火炮太過笨重,一旦移動,反而容易被沖散。”

朱厚照點頭,“有道理。但你也說了,在特定的戰鬥情況下還是很有用的,所以還是要造。”

“是!這種火炮的第二個缺點,就是裝彈復雜,要經過裝火藥,填彈……等等過程,而且士兵需要經過訓練才可使用。”

朱厚照這個是知道的,早期的火器確實麻煩,第一輪還行,等到你第二輪弄好,弓箭手都射出三四箭了。

“不管怎麽說在陣地戰中還是能起到關鍵作用的,而且一旦我軍作為防守方,那作用更大,敵人想頂著火炮沖擊我軍,那可不容易。”

顧人儀點頭,“陛下所言極是,當年太宗皇帝尤其重視火器,專門組建了神機營,戰力也遠超其他各營,是我大明精銳中的精銳!”

“還有一個問題,這種炮彈都是實心彈。”

是的,這時候的火炮發出來的其實就是個大鐵球。不是那種可以炸開的火藥。

“……能否想想辦法,研制那種爆破彈,把實心彈換為空心彈,裏面麽裝上火藥,發出去的時候以引線點燃,然後爆開,這種威力要大多了。”

朱厚照將千裏鏡交到邊上內侍手中,把顧人儀拉近了說:“蒙古人的騎兵已經不足為患,但騎兵攻不了城,得靠這個。”

顧人儀點頭,“陛下的意思微臣明白,微臣下去以後調最為精幹的工匠來試制。”

“朕在京師設置了科學院,你可以和他們借借人。只要制出來這種火炮,朕必有重賞!”

和他的話基本就說到這裏,而後他作為皇帝破天荒的召見了軍器局的數百名工匠。

他們的作用重要,但地位並不怎麽樣。

和他們說大道理也沒意思,自己人就莫要忽悠自己人了,皇帝直接擡了兩箱銀子過來。

演武台上,皇帝說:“朕知道你們有的識字,有的不識字,沒關系,朕說的簡單點,而且主要讓銀子說話。這門火炮比以往射得更遠,朕心裏高興,高興了就有賞。以後射得更遠,威力更大朕還有更多的賞!就這樣,顧人儀讓你的人按照功勞大小分銀子!”

“是!”顧人儀大手一揮,“還不趕緊謝皇上賞?!”

於是數百人稀稀拉拉跪下,三呼萬歲。氣勢還頗足。

朱厚照哈哈大笑,看著這些人領銀子他反而心裏高興,挑著眉和顧人儀說:“錢這樣花才算花到刀刃上啊,比拿出來當歲幣要強。”

顧人儀拱手道:“皇上文治武功,豈是趙宋可比的?”

“嗯,你也要大方點,試制總是會有些銀子是白花的,但就和吃飯一樣,你吃到第三碗說飽了,不能不認前兩碗的功勞是不是?”

顧人儀被逗笑:“皇上這個比喻倒是有趣。”

“理是這個理嘛。行,朕回宮了,你這個炮,等周尚文和伍文定向你開口吧,到時候咱們君臣合計合計要造多少門。造少了不夠用,造多了,萬一這些工匠真的弄出新火炮,那也是浪費,朕估摸著這一門火炮不便宜吧。”

“每門有三千多兩。”

“真貴,但是貴也要造啊。西北來個折子,說葉爾羌汗國拒絕了大明的招降,這怎麽能行呢?”朱厚照連連搖頭,“西域通商他擋在前面,不投降,朕只能一塊收拾了。”

“陛下,朝廷連連用兵……”

“朕都明白,又沒說馬上就打。”朱厚照神采飛揚的說,“但也不要拖得太久,那日朕想了一下,忽然發現自己已經登基十年了,都二十五歲了。上了三十就不年輕了,胡子花白壯志暮年當然也是英雄,但是最好是年輕的時候。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