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往江南調軍糧

京師,乾清宮。

皇帝在翻著從朔方鎮來的奏本,並與今年初新入侍從室的範玉昌說,“眼看就要十月了,想必草原上的溫度更低,王守仁領兵向來都是料敵在前,估計也快要有消息了,你注意催盯一下,有任何動向,第一時間來稟。”

“是,陛下。”

這範玉昌便是已故閣老王炳的孫女婿,王炳死後,皇帝待之極盡恩寵。外面人都說可惜王炳斷了香火,這要是有子孫在世那榮華富貴也享用不盡了。

其實朱厚照倒覺得這樣更好,很少有人家是連續三代仍出能人的,但是挑婆家則不一樣,這範玉昌算是他可以挑選的。

人品、家世、才學關鍵是能力,這都是一時之選,一方面是挑給王炳當孫女婿,如此一來顯示他對臣子的厚恩,另一方面,重用於他也算是給國家選材。

而範玉昌因為這一層關系,也與皇上多了層特別的聯系。

這個世上,想造反的人少,想盡辦法抱住皇帝大腿的人多,不要說皇帝了,其他官員的大腿都難抱。

範玉昌算是其中最走運的,他一步到位,少走了許多彎路。

也省卻了許多煩心之慮,既然和皇帝有此淵源,只要辦事敞亮,少不了他的一片似錦前程。

侍從室靳貴走了,景旸也出訪去了,現在就剩謝丕和他,因而最近幾個月,範玉昌的事務也很繁重,人都清瘦了點。

在他的邊上,是戶部尚書何鑒、兵部尚書璟和新任的工部尚書張子麟。

上任工部尚書毛紀因為惹怒皇帝,被皇帝革了功名,連帶毛氏宗族所有人全都貶為平民,然後任其回鄉種地去了。

這幾個月以來,工部尚書一直空缺著。

左侍郎、右侍郎自然都有心接任,不過天子一直不表達意思,王鏊和楊廷和也不如楊一清強勢,所以雖然官員們提了幾次如何如何不好,還是被按在原地不動。

朱厚照之所以如此,就是不想把用人的權力隨便在放給他們,大概是平靜了幾年,一個個的都開始和他‘唱反調’。

於是細心考察之下,挑選了河南布政使張子麟入京。

實際上,布政使是從二品,工部尚書是正二品,從品級上來說,如此調動一人,並不過分。

不過品級是一回事,實際上又是一回事,看似只差一級,可尚書能經常見到皇帝,布政使一年也就幾次的機會,還得皇帝想起來宣召你,這就看運氣了。

所以這個提拔算是很大的躍升。

張子麟是成化二十年的進士,說起來今年已經五十七了,算是老齡官員。

也正因為此,他有很長時間的地方任職時間,經驗很是豐富。

在任河南汝寧知府期間,他執法公正、賦稅均平,政績卓著,吏部推其治行,謂全國第一。

任山西參政期間,澤潞等郡饑荒,他開倉賑濟百姓,使數萬災民得救。

任職湖廣期間,巡撫荊南,正遇災荒,他奏請朝廷,放糧賑濟,又使40萬災民得救。

任河南布政司時,一些官僚權貴仗勢胡作非為,他嚴加懲治,地方得以安寧。

不過能在大明做到布政使,履歷都是很亮眼的,過程中也不止他張子麟一人,是朱厚照謹慎起見,又讓尤址暗中派人對幾個候選人進行了一番暗中調查,最後才挑中人。

在朝廷六部之中,一向以禮部最重,這道理不必說,反正尊禮嘛,朱厚照也不會閑得沒事去挑戰這個東西,所以算是默認。

其後便是吏部、戶部。

工部呢,大多被人以為是比較不重要的衙門。

但到了正德十一年,形勢已然變化,便如工部的虞衡司,負責橋道、舟車、織造、券契等等關鍵之物,更不要提在火炮、船只、紡織等行業中所需要的工匠了。

工部算是朱厚照常會召見的幾個尚書之一。

而通過任用張子麟,打破這幾年以來官員互相推薦任用人員的默契,同樣是皇帝對先有文官集團的壓制。

這個作用就在宣布的那一刻,所有人震驚之下就會明白,大明朝做主的還是上面坐著的皇帝。

至於今天戶部、兵部和工部三位尚書一同入宮,也是遵照皇帝旨意。

朱厚照說:“這幾日來朕觀江南來的奏本,一副隱隱的要把‘山高皇帝遠’這句話變成實際給朕瞧瞧的架勢,也不知道是不是朕說不明白,還是他們揣著明白裝糊塗。朕都說了,劉瑾是遵照聖旨清丈田畝,還有人不停的說朕是被蒙蔽了,錯信了小人,言下之意,朝廷的清田令應該停下來。是不是江南的風太溫柔,吹得他們不知道什麽是鬥爭?”

三位尚書都不言語,江南的事情很邪性,他們不知道要怎麽說。

皇帝極有主見,那就聽他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