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朕還當個鳥得皇帝!

尤址出宮以後,朱厚照覺得左右有時間,就回身去後宮,並一路趕到慈寧宮,這是他母後張太後居住的地方。

到的時候恰巧看到夏皇後和賢貴妃也在。

兩個女子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臉上嬌嫩光滑,雙眼顧盼生輝,容顏不減當年,反多出幾許婦人艷麗,尤其生過孩子以後,身子更加富態,再往下更有誇張的弧度,讓人不禁想要好生研究一番。

“兒臣參見母後。”

“莫要多禮,莫要多禮。”

張太後現在也是幸福之人,兒媳、孫子、孫女常伴左右,雖說朱厚照來得相對少些,但畢竟他勤政之名廣為傳播。

在張太後看來,國家之大全賴他兒子一人,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再說本身朱厚照對她很是孝順,凡她所求,幾無不許。

這個年代之下,孝,哪怕是當做表面功夫來做也要全力做到位,更何況,人非草木,共同生活這麽久,張太後也是一心為他,因而感情基礎還是深厚的。

“臣妾見過皇上。”夏皇後和賢貴妃也沖他見禮

“免禮。”

寒暄之後,張太後笑容滿面的說:“她們兩位已陪了我很久了,正巧說到皇帝呢。”

“應該的。”朱厚照轉而誇獎了她們兩個,“朕有時朝務繁忙,還好有你們常來慈寧宮,母後也能多些歡笑。”

夏皇後和賢貴妃嬌臉微紅,嘴含喜意,那模樣柔情多水,怕是微微一捏就要出來了。

回首過來,朱厚照問:“不知母後與她們說了兒臣什麽?”

“是便你那個避暑行宮呀。我們幾個都在說,早一年建成,就能早一年住進去,最好啊,明天夏天之前完工。”

朱厚照輕笑了笑,“娘親心疼兒子,心急是能理解,不過明年夏天之前是不可能了,怕是得要個三五年的功夫呢。”

“唉,那你就該早些提出來。”

夏皇後恭敬說:“皇上以社稷為重,前些年是怕耗了國力,所以委屈求全至今。”

與這些女人在一起,她們沒有什麽國家大事,也沒有什麽朝堂形勢,就是說皇上好,朱厚照也習慣了。

張太後什麽都不缺,所謂的盡孝,就是要過來陪她說說話,僅此而已。

其實她也才四十出頭,養尊處優的,看不出多老的。

“那個何鑒還在嗎?”張太後突然問起。

朱厚照點頭,“在的。”

她提起這人,就是因為記得何鑒當時反對過避暑行宮之事,可算是給她恨上了。

“哼,也就是你寬宏大量。”

張太後起身,朱厚照則很有眼力見的去扶她走路,實際上也是虛扶,總之就是一副母慈子孝的畫面。

“這種連君父都不知心疼的老頭兒,該早換了他。”

朱厚照面對張太後這種‘妄言’朝政的言論,基本就是以聽為主,不怎麽搭話,她反正也不會真的要插手,任她說說出氣就是,而且大多也是向著他在吐槽。

“娘,現在可不熱了,多穿幾件還來不及。慈寧宮那炕再過幾日也該燒起來了。”

提起這個張太後臉上又掛笑容,皇帝自己苦熬炎熱,倒是給她們這些畏寒的婦人想了取暖的法子。

她與弘治皇帝所生的孩子,夭折的夭折,早亡的早亡,還好有個好兒子,給了她無限的依靠。

古時女子在家從父、從夫、從子,

歷史上正德皇帝去世以後,張太後在嘉靖朝的處境就不算很好。

朱厚照帶著張太後在殿內閑走,轉頭又讓夏皇後和賢妃離開了此處,他是有事情說的。

“娘不冷,你擔子重,要注意龍體才是。”

“嗯。”朱厚照想了想,還是開了口,“娘,兒子有件事……”

張太後奇怪的笑起來,“怎麽了?”

“本來不想叨擾娘,不過茲事體大。兒子也是最近知道的……是寧王,叔祖那邊,錦衣衛探子回報,叔祖處心積慮,籌備多年,暗中聯絡江西大盜和江南在逃士紳,眼下已是在舉兵反叛的關口了。”

張太後胳膊抖了一下,眉頭豎起,“什麽?!這事可……可開不得玩笑啊。”

“兒子豈是不知輕重的人?這類事,總歸是朱家的醜事。而且先是安逆,再是叔祖……兒子有時在想,將來有日都不知如何和爹交代。”

“你何需自責?!”一個母親開始護犢起來,“他一個藩王造反,便是不顧忠義的叛賊,枉你還稱他一句叔祖!做出這等逆事,你問他還有臉當朱家的子孫麽?!”

“娘親也不必生氣,就算是尋常百姓之家,也不是所有子孫都賢良孝順的。只是事發之前,兒子想先和娘親說清楚,免得謠言紛紛。從錦衣衛的最新探報來看,想必這個節骨眼,寧王已經舉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