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為天下安賀

因為王鏊過壽,京師裏異常的熱鬧。尤其皇帝準了以後,前來相賀的人數更多。

正月十四這天,王府上下是高朋滿座,喜氣洋洋,禮盒自門口懸放,堆成一副小山模樣。

門前高童一聲聲吆喝著,基本都是朝堂上的顯貴人物。

以往就算有些嫌隙的人,這次也都得來著,畢竟皇帝都開了口的。

於是乎張璁、王瓊、王華、何鑒、張子麟、顧佐、趙慎、邢觀、顧人儀、靳貴……可以說凡是在京的官員幾乎都到了。

王鏊過了這個誕辰就是六十八歲,這可算是高壽了。

除此之外,他還有四子五女,在這個生育率不高的年代竟然能全部存活,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了。

五個女兒暫且不提,女子拋頭露面畢竟不好。

四個兒子,王延喆、王延素、王延陵、王延昭全都長大成人,陪同父親一同裏裏外外的迎客,忙得是不亦樂乎。

可惜他不如楊廷和,沒個會讀書的兒子,這幾個呢,要麽恩蔭武職,要麽歲數小的就還在讀書,總之不那麽美了。

提起楊廷和,王鏊今晚心中稍稍有些不美,多年的同僚情誼,又在內閣之中輔佐自己幾年,結果這個場面,卻少了此人。

只能說世事不能求全吧。

不過他心中一直記得,答應了人要在皇帝面前說請的,只是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

“王閣老,恭喜恭喜!”

王鏊頭發已全白,眼神之中帶些渾濁,這都是蒼老的跡象,不過精神倒還不錯,笑呵呵的答著:“大宗伯客氣了,裏面請,裏面請。”

“王閣老!”所謂的大宗伯,就是禮部尚書王華。他身後還跟著一人,一出聲叫他便是年輕多了。

“喔唷,原來是新建伯。”

王守仁自認為王鏊的底子,這些年來屢受教誨,自然不敢居高,“王閣老這樣叫,晚輩可承受不起,還是叫伯安的好。”

王華也添一句,“你我同輩,他自然是晚輩。”

“哈哈,好,伯安賢侄裏面請。”

今天晚上,王府之內紅毯遍地、燈籠高懸,府內四位公子也一身喜慶,各自迎著客人入座,偶爾與什麽人攀談幾句,則是笑聲朗朗。

甚至還請了外面戲班,搭台演奏,高唱戲曲,增添氣氛起來。

等好些人到了,三兩個的也都湊在一起說些什麽歡暢之事。

國家興盛之時,四方雖有宵小,但大軍一到,立時灰飛煙滅,而國力則未至耗損太多。當此之時,朝中自該是有盛世。

王鏊在人群之中被吵得兩耳發暈,但看到一片歡盛景象,忽然有些醒悟,為何那個連自己的節日都不怎麽在意的天子,卻在20天以前,忽然主動提及到他的生辰。

這一切都是他要的。

在江南殺了一圈人,把寧藩一眾王爺綁到京師,原先說劉瑾只是用於江南之事,結果臉色一變又給扔到江西,嚇得江西上下官紳是魂飛魄散……

如此動蕩的局面之下,

他這個內閣首揆的府邸確實群賢畢至、熱鬧非凡。

京師官場一團和氣,等到這個宴席一開始,還不知有多少稱頌明君盛世的話,甚至是詩詞流傳出來。

不說粉飾太平,但這份太平確實存在。

這就夠了。

而且,這還是陽謀。

他是首揆、是帝師,想盡辦法攀他門楣的人能從這裏排到南直隸。

至於似張璁、王瓊之流,則完全隨聖心起舞。

而天子恭賀、群臣簇擁之下,他又怎麽好強自拒絕呢?

最終就是現在這番大熱景象了。

不出意外的,果然開始有人說了,什麽今日之喜,不該只在於王閣老,更在於聖上,四海無事,才有他們現在這等閑心。

他這幾個兒子,最多中人之姿,見人家無限吹捧於他家,也是興奮之前不加掩飾,跟著應和起來,

王鏊搖頭自嘆:皇上啊皇上,你必是也一直瞧著這裏呢吧?

不多久,尋一個無人的空擋,他將自己的大兒子叫過來,吩咐說:“上門迎客,都是喜氣話,當不得真,可你們似乎都得意忘形了!”

大兒子也委屈,不知父親為何這時候還板著臉,“父親,今兒是你生辰,來的又都是同僚……本就是說幾句喜氣話的意思。再說,孩兒總不能苦著臉迎客。”

“你!”王鏊心說,自己的心思他就一點都體會到,先前還和他探討過皇上為何主動讓他辦起了生辰宴,“看來等為父離京,你們也只能找些閑散之職做一做!”

見他真的發怒,大兒子這才低下頭。

王鏊一想這個場合還是算了,“好了,忙去吧!”

然而他還是想淺了一層,因為這滿府的貴客他都想到了,可萬萬沒想到,宴席正式開始之前大門之前竟又落下一頂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