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避暑行宮

在內閣下設尚書處,負責收發來往奏疏。

在侍從室下設档案處,負責將所有朱批過的奏本重新謄抄分類歸档。

隨後朱厚照又下旨在宮中另設档案館,用來存放謄抄過的奏疏。

在傳統文化中,我們一直會比較注意保留這些前朝的文档,其中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死後之名’來約束現任的皇帝。

因為皇帝已經是天下最大了,除了歷史評價、後人評語,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朱厚照認同這種做法。

而且在他看來,如果這些東西能夠保留下去,也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档案。

而歷史,對於我們這個民族太重要了。

還原歷史真相,從過往歷史中汲取養料,這也是構成我們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重要部分。

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些謄抄過的奏疏只是進行留档,並不是全部公開。

朱厚照會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需要進行公開的當然是明發邸報。

不合適的,則以密折形式再發給上奏的臣子即可,除了當事人和侍從室以外,其他人都不許看,封存在档案館之中留待後世解密則可。

在運用密折制的時候,他已經告誡過臣子不得將與皇帝之間的秘密來往之事隨意告知他人,這叫臣不密則失身。不過他還在挑一個合適的時機,找個人殺雞儆猴,要他們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在意這一點的。

這樣整體看下來,其實是侍從室的地位會再次提高。

因為只有他們能夠接觸到每一份皇帝朱批過的奏本。

他們雖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但是大量謄抄這些政務之後,對於他們個人有著極大的好處,這就相當於每天泡在‘武功秘籍’之中,

相比於接觸不到這些內容的官員,侍從室自然優勢明顯。

這其實也是古代朝堂政治的演變邏輯,也是君權、相權在相互鬥爭中演化出來的。

其中一個根本邏輯是——天子總是想要收宰相之權,但國事繁重,他總要依賴於一部分文人,經年累月之後,這些人就會變成宰相。

以‘尚書’這一官職為例,這個官職始於秦,沿用於漢,本來就是個少府屬官,掌文書及群臣奏章,說白了就是送文件的。

漢武帝還用太監做過這種官。

但到了魏晉時,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為什麽?

因為他們更接近皇帝,又能直接接觸各種文書奏本,一點點的就掌握權力了。

又如明朝的內閣,這其實也是一樣的,朱元璋廢宰相,收宰相之權,後不得已又設內閣學士,協助其處理政務,到了後來這其實就是宰相。

到了清朝,內閣雖然沒廢,但是又有軍機處,軍機處的前身是南書房,入值者說是主要陪伴皇帝賦詩撰文,寫字作畫,但逐漸的也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詔令,撰述諭旨。

所以其實在康熙朝,內閣就已經差不多是個擺設了。

現在朱厚照這麽做,某種程度上也是收內閣之權,許多事他們開始接觸不到,真正協助天子處理政務的是這些侍從室的官。

雖說這樣會異化出另外一個內閣。

不過還是有其好處的。

比如內閣自朱元璋時設置,到現在一百多年了,形成了許多長期以來不可打破的規矩。比如票擬,如果現在全部取消內閣票擬,想必滿朝上下都會很疑惑。

而另起爐灶則完全就是一張白紙。

朱厚照可以隨意發揮。

最早他設立侍從室,是幫助他整理各地官員入京稟報的各種內容,對於一個生活在電腦時代、習慣了數據庫的人來說,面對海量的信息處理,他能怎麽辦?

只能找個人形電腦。

最初是這樣子設想的。

而因為一開始的職務很簡單,官職也比較小,所以朱厚照可以對他們訂一些嚴格的規矩,比如只負責記錄、承旨、辦事,議政、人事、軍務等一切關鍵事務他們都沒有發言權。

後來麽,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侍從室的職權會不可避免的逐漸擴大。

因為皇帝需要。

最早是記各省的數據,後來則要掌握一些皇帝在意的官員档案,再後來碰到一些敏感的、皇帝不願意讓外朝官員知道的事情,他們又會按照旨意去辦事。

而因為習慣了完全奉旨,不要說外朝有什麽意見了,就是他們自己也不會把自己當做內閣閣老,想著要諫言、要延攬人才等。

這次改動,即便進一步加重他們的職權,他們都難以在正德一朝形成內閣對朱厚照的牽制能力。

這種演化至少需要換個君主才行。

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行宮。

朱厚照更喜歡建在承德的避暑行宮,其中也有政治理由:紫禁城作為皇帝居住的宮殿,實際上已經是一種政治符號,而且經年累月下來形成了浩如煙海的規矩——連什麽人走什麽門,這都被規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