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楊一清的奏疏

避暑行宮內挖了一個人工湖,沿著湖邊又鋪上了平滑石板路,石板上還雕刻了各式圖樣。路邊則種著成林的柳樹,人工湖裏還種上了荷花,可以說姹紫嫣紅、百草豐茂,比紫禁城那個單調的景色好得太多。

而向著湖中央,又搭了一條彎曲的人工木橋,湖中建了一座兩層塔樓、四處亭子,可說是一處僻靜雅致之所。

除了這些,還有碼頭,若是得空也可遊船取樂,好不自在。

朱厚照湖邊的柳樹下,先行召見了戶部尚書姜雍和兵部尚書桂萼。

伸手免了他們的禮以後,朱厚照從袖口中掏了一本奏疏出來,“這是新疆總督楊一清的奏本,你們先瞧瞧。”

大明朝到了現下,不管是蒙古韃靼部,還是瓦剌部,亦或是牧居於青海的土默特部,基本上是被打跑的打跑,被打服的打服。

說起來,正德十一年,王陽明北征瓦剌以後,朱厚照在對待蒙古人方面有兩個基本思想。

第一,他鼓勵大明由守轉攻,即到蒙古部落的牧草地去打。放在弘治年間,這叫孤軍深入,但正德朝大明與蒙古已經經歷幾次的大會戰,他們已經沒有太大的力量了。

第二,中小規模、高頻率出動。

一次組織五十萬人的大部隊耗費太多,而且大漠廣大,溜一圈不一定找得到他們,那就太虧了。所以大明騎兵如今主要的作戰方式,都是以三到五個衛所,也就是兩三萬兵馬的出動。

這樣耗費較低,同時能夠快進快出。

就算找不到人,但是我的武裝部隊在這裏繞一圈,你要到這裏放牧,就會有安全隱患。有的時候運氣好,還能劫些牛羊。

放到更長的視角裏面來看,朱厚照其實不是在打這些蒙古人,而是在耗他們。

因為大明有成體系的將校培養,這批將領作戰經驗豐富,同時兵強馬壯,又有中原腹地的糧草支持。邊軍輪番出動,又有練兵的效果,

而蒙古部落有什麽?

本身他們就要依靠南下搶劫才能生存,搶不到的情況下,維持基本生存需求已經是極限。

所以在傳統漢人王朝所能達到的勢力範圍以內,大明朝是沒有安全威脅的。

不過縱觀世界歷史,大漠已北的西伯利亞暫且不說,新疆以西可不是無人地帶。

實際上除了新疆地界,偏北的方向現在是哈薩克汗國,偏南的方向原來是鼎鼎大名的帖木兒帝國,但在正德二十年,這個帝國已經沒了,滅掉他的是布哈拉汗國。

哈薩克汗國呢,實際上是早期的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存在時間很長,一直到清朝乾隆時期平滅準噶爾都還和這個汗國有過接觸。

布哈拉汗國則是有一個叫做昔班尼的人在1500年建立的,他自稱是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後代,此人能征善戰,極盛時期的布哈拉汗國的勢力範圍西到裏海,東到大明新疆。

正兒八經的歷史上,大明和這汗國沒什麽聯系。

不過現在,卻不是這樣。

大明在新疆種植棉花,並加工成棉紡織品,大量向中亞地區銷售。

這是經濟利益。

在這個經濟利益之下,就會有一些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話說在1523年也就是正德十八年,哈薩克汗國的哈木思汗去世。

這個哈木思汗其實還是不錯的,他聯合汗國內諸勢力,與布哈拉汗國的昔班尼汗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爭,甚至還打退了昔班尼汗。

同時注重經濟發展,新疆地區與哈薩克汗國較為平靜的貿易往來他是功不可沒。

但是他死後,哈薩克汗國陷入了內亂。

新任的塔赫爾汗是哈木思汗的堂弟,他是殺了哈木思汗的兒子馬瑪什繼位的。

而現在統治哈薩克汗國的塔赫爾汗……

朱厚照有時候都搞不清楚他腦袋裏到底裝得是什麽,此人對內兇殘,對外是不分敵友,到處出擊,導致哈薩克汗國如今已經到了分裂邊緣。

看各個條線上報上來的關於塔赫爾汗的描述,朱厚照都有種他要當地球球長的感覺,這是澤聖在世嗎?

而兵荒馬亂之下,大明的商隊再進入哈薩克汗國的極少,甚至還發生過商隊被劫的事情。

朱厚照給這兩位大臣所看的奏疏,就是楊一清稟報哈薩克汗國內亂、大明商隊遭受損失的情況。

而先見戶部、兵部兩位大臣,就是關乎兩樣東西,軍隊和軍費。

趁著他們還在思索的時候,朱厚照說:“這件事是朕的一個失誤,現如今我大明的商隊東達大洋,西至西域的盡頭,要說出事不管,這些損失就是大明百姓自己承受。然而這次哈薩克汗國的內亂,我們確實始料未及,朕還朱批要派人和這個塔赫爾接觸……”

姜雍急忙說:“此非陛下之過,乃臣等之過也。皇上時常教誨臣等,與外國交往不可一味的軟弱求和,但臣等多少還是存了息事寧人的心思,不願擅動兵戈,致使哈薩克汗國的局勢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