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日子有希望!

帆船的誕生使得人類對船舶的利用突破了人力。

不僅如此,帆船實際上也是能夠逆風航行的。

這實際上是利用伯努利原理,古老的中國人並不了解這一點,但他們能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經驗。

這種船只雖然缺乏成熟的人力劃槳,容易在瞬息萬變的海戰中因為行動遲緩而遭到敵軍分割包圍。

但是在貿易領域,由於它依靠風力推動,大自然的力量大過人力,所以允許它造出更大的內部體量。

換句話說適合貨物運輸。

所以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現在的船只都能夠出發。

呂全弟一行人只在通州待了三天就被人領著登船南下。

這一撥災民有700多人,多待一天的口糧都是個很大的數字,所以肯定是短時間聚集好人,盡快裝船出發,什麽節日、過年還是算了,

本來都是餓著肚子要死的人,還過什麽年。

差點沒過去這個年。

所以整個行程並沒有考慮節日,就是從一個地方到下一個地方。

但船上的老百姓也是活生生的人,

而且都是樸實的、歷經過生死的人,尤其他們飄在茫茫大海之上,離家越來越遠。

農民雖說不出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只是有這樣的情感。

年三十這天,呂全弟把前幾天發的不多的肉食給攢了下來,分給他家的兩個再加老宋家的一個,一共三個孩子們。

“過年了,吃點好的吧。”他哈著冷氣說。

豬肉片兒的香味還是很濃郁的,三個孩子一下就被吸引了。

四個大人則默契的也不搶,全都省下來,老宋也有些動容,“等到了地方,日子過得好了,咱們多攢些,過年吃個飽!”

沒人敢去想經常吃到肉。

比較大膽的是過年要多吃一些。

其實過年的年味就是物資匱乏年代的那頓好吃的,為什麽後來年味愈來愈淡?其中一個緣由就是家家戶戶平時吃的就跟過年似的。

哪像現在似的,只要有好吃的,孩子們是不管在家還是在船上,只要那一抹豬油的香味潤了舌頭,馬上就會覺得今天與平常不一樣。

那麽自然就會盼著過年了。

呂全弟一家是在鄉裏務農的。

老宋這一家是做小生意,沒想到碰上了旱災,尋常百姓吃飯都成問題,他那個店鋪自然也就無人問津。

沒了收入,租鋪子的錢也沒有。前幾年賺得還了債也所剩無幾。

這麽耗個幾天,直接就返貧了。

所謂天地不仁,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一個個普通人要活的好好的,可得拼上一番運氣。

但上了船的這些日子,因為實際接觸越來越多,和宣傳逐漸深入,他們也開始慢慢相信了。

人還是有一個希望。

呂全弟看著孩子們大快朵頤,就鼓勁說,“等到了地方,只要官府真的給我們一些地,咱們就能把日子好好過起來。雖說是給一百畝,但能給三十畝,我便心滿意足了。”

呂夫人點頭,“是啊,三十畝地也足夠了。哪能要得了一百畝,忙都忙不過來。”

老宋奇怪,“不是說有蠻子可以驅使?”

呂全弟解釋,“我們私下裏商量過,那些蠻子是個什麽模樣,咱們也不曉得,自家的地還是自己伺候放心些。萬一他們不好相處,或是遇到歹人豈不麻煩?”

老宋膽子大一些,所以他才出去做生意,所以倒沒考慮這方面,“按照他們的介紹,我們是花錢的,請他們做事,你情我願,應當沒什麽問題。”

“這個到時候再說吧。”宋夫人也插話,“現在會不會真的給我們地還是兩說呢。我便不信這世上還有這麽好的事。”

大體是生意場上看透人情冷暖,她已經習慣這樣了。

如若不是為了一兩口吃的,她是絕對不會答應參加這個事情的。

當初她就極力反對,但因為是婦道人家,說了其實也不算的。

老宋則堅持,“頭發長見識短,當今聖上就是這樣的好人。這樣的好事你以前沒碰到過?你娘家的地還是官府給分的。我是相信的,呂宋一定有土地給我們。”

呂全弟望著漫天星空哀嘆,“希望吧。”

他其實是很想相信,但又不敢。

又害怕、又期待,尤其不敢想,如果這一切都是假的……那就是滅頂之災。

在海上飄蕩不知時間,

前兩天還知道第一天、第二天,到後面就完全麻木了。

於是經歷了暈船、嘔吐、無聊甚至生病等等一系列折磨之後,在他們的希望被一點點消耗殆盡的時候,

忽然有一天,船員從最上層開始一個一個敲門,“到地方了!到地方了!穿好衣服,洗好臉,準備下船!”

呂全弟一個機靈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