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緊急軍情

這日,

皇帝駕臨軍機處,人坐於主位,並與諸郎中訓示邊情。

緣由乃為新疆總督楊一清上稟,哈薩克汗國塔赫爾汗先率兵攻打塔什幹部落被擊敗,而後又在西部被諾蓋爾人擊敗,欽察草原已混亂不堪,各部落相互攻伐,紛爭不斷。臣已暗中聯絡塔什幹部落首領克烈,隨時可入草原,以起定鼎之效。

皇帝則批示:哈薩克汗國之亂無平息之象,此時宜盡快完成新疆軍區兩軍六衛,六萬人馬整訓事宜,不得拖延。然,若情勢有急變,而依附於大明之部落有傾覆之危,則應斷然處之,不可墮我國威。

屋子裏只有沙沙的寫字聲音,皇帝話音落下後,再過數息,夏言的詔旨也擬好了。

他起身雙手奉上,“請皇上閱覽。”

朱厚照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他思忖著,楊一清已經七十二歲了……

最多再有一兩年,一旦領兵出征,說不準都要把他這把老骨頭撂在那地方。

再有新軍區的整訓還是老一套人,怕是沒有新鮮血液,還是要有新人去破而後立。

總之,他也是動了要換掉楊一清的念頭。

而楊一清是當初首輔出事,被‘貶’過去的,現在再讓他回京擔任朝務也不合適,就算合適他這個年紀能幹啥。

不過新疆位在邊疆,而且即將面臨戰事,必得一個有能力的大將。

夏言看皇帝頓住,還以為自己出了什麽問題,心中正忐忑的。

隨即聽到皇帝提筆。

他是要寫幾句溫言撫慰的話,然後婉轉的告訴楊一清,你要離開了。

至於新的人選,朱厚照選擇遼東總兵韓十二郎。

年輕而更有沖勁的大將去那邊應當更好些。

主要是能否打勝仗,關於這一點,朱厚照對他有信心。

此外,隨著軍政分離,在設置軍區的區域,民政事務要從‘總督’這個職務裏分出來了。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總督從此分為軍區總兵和地方巡撫兩個職務。

地方巡撫雖然也有一定的節制軍隊的權力,但主要是節制當地大大小小用於簡單守衛的衛所,也可以理解為巡撫兵丁。

為了盡量做好對軍區總兵的牽制,他的糧草、餉銀、武器、戰馬都是通過民政系統進行運輸。

當然,軍中文官、太監也都會到位。

監軍的存在會讓地方軍事長官焦頭爛額,但如果他行事肆意、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那就該輪到京師焦頭爛額了。

“尤址。”

老太監側身,“奴婢在。”

“對面的人齊麽?”

“奴婢這就去看看。”

軍機處與內閣相距很近,朱厚照只要過去就行。不過有的時候這些人會不在,畢竟也很忙碌。

至於事情麽,

他是想要讓河南巡撫王憲去新疆。

王憲在此次賑災過程中頭腦清醒、行事穩重,有封疆大吏之能,即便新疆更亂,朱厚照也認為此人有守住大局的本事。

大約半個時辰後,朱厚照處理完這裏的事宜,便又和張璁、顧人儀、王廷相論及諸多人事。

他雖然是個比較強勢的皇帝,但是尋常事務還是會聽從大臣的意見,常規事務都要他這個皇帝非常細致的去關心,那人會受不了。

大部分的常規事務,他保持‘知道、了解’的情況就可以了。

顧人儀對於王憲也比較認可,說:“王維綱天性孝友,敦尚節儉,歷官三十余載,不激不抗,有古大臣風。”

王廷相則言,王憲有定邊安疆之能。

朱厚照對王憲的印象也不錯,他是文人出身,但做事幹練,頗有能力,實際上已經把他當做能安一方的那種重要大臣。

這些年來王憲也歷任陜西、保定、河南巡撫,官聲極好。

這種人本來可以到京師再任高官,哪怕一部尚書也不成問題,不過皇帝一直重視地方大員,所以像王憲這樣的有一批人,都讓他放在地方。

“既如此,那就這樣定了。朕快忘了,楊應寧已年過七十了。若不是這新年之期,還會想不起來呢。”

張璁直接問:“王憲巡撫新疆以後,楊公,皇上欲如何處置?”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他一時不知如何安排,“你們以為呢?”

“皇上聖旨一道,想必楊閣老會有回鄉頤養天年之心,或許也不必……”

“不,七十多的老人,朕不會薄待於他的。而且新疆遠離中原,這些年來就算沒功勞,也有苦勞。朝廷要給他一個去處。不然的話,他就是不想致仕,也要被逼致仕了。”

“那要麽是其他省份的缺?”

回到京裏總歸是沒有希望了,這些年來從內閣被貶出去的,沒有一個還能回來。

朱厚照不願意,已經走的人,又回來,會讓朝堂平衡的格局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