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三千裏外欲封侯!

“來了!來了!”

打破四月伊犁寧靜早晨的就是這樣一句興奮之音。

城墻高塔上的士兵站得高看得遠,所以先沖著下面的城防士兵喊了一句。

“什麽來了?”

上面人回答:“車隊!”

皇帝下了旨意要傾力打造幾個新建的軍區,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宮裏的一道旨意,出了京就是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奔波忙碌。

士兵軍餉不必多提,軍糧、武器同樣要有保障。

戰馬相對還好,伊犁氣候濕潤,水草豐美,城外到處都是適宜放牧的寬闊草原,朝廷自平滅葉爾羌汗國以後就在此圈地放牧了。

“開城門!”

城外的大道上,懸掛明軍旗的車隊由遠及近,浩浩蕩蕩而來。

通運輸之道、補物資所需,這是中原王朝掌控西域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但朱厚照寧願花這個代價,這總好過讓遊牧騎兵進逼嘉峪關外,弄得河西走廊戰事不斷,然後再無奈增加軍費。

婁方勇早起讀書,還在房間裏就聽到外面的嘈雜聲,推開窗戶一看,頓時吃驚。

車隊從左往右去,

所見之人,服裝齊整,所見之馬,矮小卻精壯,有單馬拉車,也有雙馬合力,

後頭的木板車上有的是一袋一袋的糧食,更有甚者,他看到了風幹後掛在馬車外面的肉幹。

而往城門方向看去,竟久久未曾看到車隊的盡頭。

婁方勇不禁感慨,“極盛世的念頭怕也就如此了。”

在如今的大明,餓肚子的人大抵還是有的。但紅薯推廣以後,國家的各類糧食總產量提升,所以朝廷糧食是真正不缺的。

哪怕缺了,從日本弄一百萬兩白銀回來再買就是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雖說是在向全體國民征收鑄幣稅,但朱厚照可以問心無愧的說,這些錢他還是花在了國家的事情上。

這個舉人心緒激動之下,忍不住一貫的豪氣,

馬上研磨落筆:

盛世乾坤壯,國力顯煌煌。

金銀堆西境,珠玉滿東洋。

倉廩實豐滿,稻谷香四方。

錦衣華蓋下,百姓笑語長。

這首詩他還用了一個特殊的手法,對於大明來說,金銀實際上是東方的日本多,而西域和田地區反而生產美玉。

但是他反過來寫,

以此凸顯國家物流通暢,東西南北全如一體。

“婁方勇!”

這時候外面來了兩個軍士,他們拿著手中的文書,對了一下他的門號,“是你麽?”

“正是在下。不知兩位軍爺有何事?”

“昨天你已正式入營了,隨我們走。”

言語幹脆利落,最後還提醒一句,“對了,有人叫到你,記得大聲喊到!”

“這是為何?”婁方勇不解。

面前的大漢轉過身來嘴角翹起,“軍隊的規矩。還有在軍營中盡量不要問為什麽,面對軍令,你只有服從,沒有為什麽。若是敵人數倍於你,而軍令卻是要你沖鋒,難道你也要問什麽?”

婁方勇感受到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正色道:“是!”

新兵到了軍營以後會按照番號分配入營,隨後要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新操練手冊演訓。

這裏面有的人過去是兵,有的人不是,

但無所謂,這次是統一進行訓練,重新塑造軍人的規矩。

這些有些和婁方勇想象中的不同,

但更多的事情是令他感到有希望的,比如說,

到了地方以後,棉軍衣、棉軍鞋以及棉被等生活物資都是一人領兩套。

軍營號舍二十人一間,每個床都已經寫了他們的名字,對號入睡,要是在這裏打架,那問題大了。

第一天報道、領東西、收拾自己的床鋪,第二天再吹號出營,

一個三百人的隊伍已經全都腰背挺直的站好了。

首先教的是新的站姿,所有人都是雙腿打開與肩同寬,左手成掌,右手握拳,交叉負在身後。

新來的軍官自我介紹:

“本人姓楊,世襲軍戶,陸軍學院正德十六年學員!從今天開始,你們都叫我楊頭兒。按照千戶令,今後我為你們的百戶長,負責你們的訓練。我不管你們是自願來的,還是挑選來的,到了我這裏就得聽我的命令。不服的,出來練兩手!”

這人擺開架勢,有幾分囂張。

軍隊雖然不允許私下鬥毆,但像這種規規矩矩的比武卻是允許的。

這個百戶也很有經驗,新兵也好,老兵也罷,說到底都是男人,男人之間圍著打架、看著打架馬上氣氛就變了。

“都是孬種嗎?一個都沒有?”這大漢又刺激道。

接著果然有人出頭,“屬下鬥膽領教!”

“來!上來!”

這幾天打架的情況確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