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翻越陰山

從河套平原翻過陰山以後,將會進入到烏拉特草原地帶,這裏已經屬於後世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地理環境會變成更加開闊的草原地帶和荒漠草原地帶。

農耕在這裏已完全不合適,

只能是盡量躲著部分幹旱區、半幹旱區,在氣候濕潤、水草豐滿的地區牧牛牧羊,紮帳篷而居。

蒙古高原上的氣候也十分惡劣,

最熱的時候和最冷的時候氣溫相差極大,每年的冬季寒冷而漫長,最低的氣溫甚至可以達到零下40度。

對於久居此處的牧民而言,在冬季來臨之前尋找合適的駐處、準備足夠的食物、鹽巴等等物資,已經是生活中的常態了。

這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更加堅強的人類,所以每當這裏的民族強大、統一,他們就會南下侵入四季分明、物產豐富的中原地區。

當然,中原漢民也有對他們狠的時候。

馬榮今年三月中旬從河套出發,趕著草原在4月份會結束上一年的冬季,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從容處理各類事物。

當前漠南蒙古歸順大明的主要有三個部落,即永謝布部、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

皇帝下旨分別賞賜他們一片水草地。

除了他們以外,大明奉行‘多封眾建’的策略,這段時間在周遭區域又設立大小十二個部落,包括杜爾伯特部、科爾沁部、巴林部等等。

這十五個部落形成了三個盟。

盟、部是兩級行政體制,盟主由朝廷委任。

這東西並不需要朱厚照借鑒後世,本質上就是漢人的分封制,

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分散每個部落的力量,不允許他們私下裏相互攻打、占領對方的水草地並壯大自身力量。

朱厚照已經決定要在合適的時候尋幸蒙古,主持召開蒙古的部盟會議,協調他們相互之間的爭端,保證朝廷的政策能夠順利施行。

而在他之前來的,則是大明武功伯馬榮。

寬闊草原的數百個帳篷之中,有一個叫人掀起了門簾。

於是外面的三人順次而進,他們三位都頭戴動物皮毛制作的圓帽,體型也都是魁梧粗壯的模樣,明顯的不是漢人。

不過進了帳篷以後,卻恭敬行禮,口稱,“見過大明武功伯!”

馬榮沉穩轉身,“不必多禮,各自落座吧。”

帳篷內升了四盆炭火,每個上面都烤了一個羊腿,羊腿肉經火烤之後‘滋滋’作響,飄出令人無限回味的肉香。

馬榮拿出一把刀,很熟練的用蒙古人的方式切下一塊羊腿肉,

“倚巴、尾白兒、猛馬,你們三個都還是老樣子啊!”

三人齊聲道:“將軍才是神勇如前!”

馬榮自從到了河套以後,率領部下騎兵橫貫草原東西,大小十余仗,未逢敗績,不然那十幾個部落又怎麽來的?

這位將軍的實力擺在這裏,

這三個部落首領不敢不尊敬。

況且他們歸降以後,朝廷已經解除了最早在大同的貿易封禁令,所以他們和大明之間都有貿易往來。

總體上來說,中原還是中原,到底和草原不一樣。

他們有很多物資都還是依賴這個貿易交換的。

“請!”馬榮也是很豪氣的,趁著他們吃肉的功夫,他便說:“本將軍此番前來,主要是兩個目的。一個,是有兩年沒到草原來了,兩年來也曾多少聽說過一些事情,有的人好像不是很聽話。”

三人同時起身,“武功伯!主要是巴林部的首領,此人名叫庫爾馬,他生性好戰、殘忍嗜殺,與其他幾個部落多有摩擦,屢經勸告而不改。”

“這事本將軍也有耳聞,皇上也有耳聞。朝廷封給各部落水草地,對於你們的內部事務也幾乎不會插手,想的就是互相之間互不打擾,安穩度日,不要有人總生事端。但這幾年看下來,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皇上的意思,今後大明要定期在草原上舉行部盟會議,由朝廷出面,專門調解此事。你們以為如何?”

“大皇帝陛下願意費心幫忙,自然是極好!”

“行。只要你們三個部落是配合的,草原就亂不了。”

“我等皆奉大皇帝之命!”

馬榮聽了以後覺得還行,

從正德初年開始,大明一直在北邊放置重兵,連續這麽打下來之後,確實都老實了許多。

“這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勞煩一下諸位了。不知你們可聽說過《萬國圖志》?”

三位蒙古大漢全部搖頭,“那是什麽?”

“是一本書。”馬榮從懷裏掏出一張地圖,指著說:“這是我大明的博望侯親自乘船出海實踐,又結合多國地圖繪制的,就放在《萬國圖志》這本書裏,我這是截取的。

按照書中所說,這個世界上大小國家有幾百個,而西洋國家正在極力的占據他們發現的地盤,換句話說他們正在瓜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