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京師閑遊

從粗鹽到精鹽的煉制算是科學院這幾年比價重要的突出貢獻。

這一套煉制法已經被作為商業機密給保護起來,精鹽也沒有交給民間的鹽商自主運營,而是在少府中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制鹽廠,並創造出“雪鹽”這樣的高端品牌。

那一次也是朱厚照第一次向這個年代的人介紹品牌的概念。

後來又促使少府企業管制司推出法條,加強了對於企業品牌的保護,禁止不經品牌擁有方授權的人胡亂盜用他人品牌。

雪鹽自然是取其如雪一般細密的鹽的意思,通俗易懂,同時也不失雅致。

一經推出以後,便廣受官僚、勛貴和富商們的喜愛,當年的搶購盛況一如今年正月開始的白糖一般。

以至於在短時間內,就使得少府的雪鹽制鹽廠每年的營收攀升到百萬兩的規模和層級。

制鹽廠的廠長也由少府令範玉昌親自兼任。

這是科學與效益進行鏈接的完美聯動,因為這一成果是科學院得出的,所以制鹽廠每年都需要給科學院分紅,

像是剛剛過去的正德二十年,科學院就獲得了80萬兩白銀的鹽利。

當然了,他們內部是叫鹽稅。

這一切都是朱厚照這個皇帝允許的,實際上當下的科學院可以說是財富聚集之所。

所謂的支持,可不能是簡單的一句空口白話。

對於戶部來說,每年收到這筆款子也同樣是開心的。

唯一不開心的,便是一些個主要鹽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失去大部分的高端客戶,他們只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想辦法在制鹽技術上再做突破。

另外一個,就是把自己多余的產量銷往更加偏遠的地區,這裏的偏遠不僅僅是國外,包括國內的那些雪鹽還覆蓋不到的區域。

鹽商們當然是火大。

但少府代表得是皇帝,要錢還是要命,這一點應該不難選擇。

雪鹽短時間內的成功故事也被編成一段文字,刻在精美的石碑上,就放在科學院進來的大道上。

朱厚照的意思,以後的成就都要以這種形式展出,以便人們知道,這裏的財富不是靠著權力巧取豪奪來的。

同樣的,他每次進出科學院都會路過此碑。

“尤址,你隨我去個地方吧?”

老太監靠近兩步,“不知陛下要去哪裏?”

“不知道,”他笑著搖搖頭,“雖說朕在京師生活了一輩子,但大部分地方都沒去過,總之今日興致好,便不急著回宮了。”

尤址看出來皇帝是高興得想去些新鮮地方,但他有些擔憂,“陛下萬乘之尊,今日卻無準備,奴婢請陛下旨,要不要今日先回去,等過兩日奴婢尋了好玩的地方,再來不遲。”

朱厚照邊走邊搖頭,“別這麽掃興,明天朕還不想出來了呢,要去你一個人去。”

尤址被訓了也還是笑臉,“那,那容奴婢好生想想。”

“京師裏就沒有什麽新的好地方?”

“好地方?”這家夥撓撓頭,思想有些歪,“那等地方,總是怕汙了陛下的眼睛。”

朱厚照才不管他這一套,

強令他去找來了一件普通絲緞長衫,換上之後連宮也不回,奔著不夜城的市井街道就去了。

古時候的街頭所能呈現出來的東西,無非也就是布匹、簡易金屬裝飾品或是什麽簡易小吃商鋪,朱厚照這麽些年出來過幾次,也見怪不怪了。

不一樣的還是人。

所以他沖到不夜城的一處叫‘溫味’的新酒樓坐了下來,

聽著過往商販叫賣,人群喧囂,也別有一種感覺,這人呐,就是這樣,僻靜久了喜歡熱鬧,熱鬧久了,又想僻靜。

朱厚照有時候就是覺得宮裏頭一點兒聲音都沒有。

到了熱鬧的地方,便是這一盤花生米,幾片涼豆腐都能讓他有動筷子的欲望。

正德二十一年還是個科舉年,只是去年末的北方大災讓春闈推遲了兩個月,而眼下,京師裏處處擠滿了各地的才子,也還真是熱鬧。

朱厚照入目所見,年輕的、年老的,一身書生樣的各地舉子相聚而談,這種場景,讓平常聽多了大臣聒噪的他也有新鮮感。

他人在酒樓的二層,靠欄杆的一桌,就在他身後往裏一個大桌便擠著六七個舉子。

一邊撚著花生米,一邊聽人說:

“金榜題名、蟾宮折桂,原本是我輩讀書人的夙願,不過現今天下,三司會考同樣能入朝堂,能掐會算也能直入金殿,你們可覺得科舉之式漸微,反倒……是旁門左道漸成風尚,倒不是說錯,只是聖人之學又該何去何從?”

這樣的話,朱厚照在宮裏是聽不到的。

從朝廷的上層從上而下看,其他類型的官員增多,增加了朝廷的可選擇性,有些方面確實是蠻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