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開春以後,大明南洋公司的一把手顧佐也入京了。

他如今也六十多歲了,只能說時光如白駒過隙,人生也真他娘的短。

當初的朱厚照仍然稚嫩,滿臉的膠原蛋白,現在掛上了一圈胡子,小腹也微微發福隆起,再看顧佐呢,老年斑都出來了。

顧佐去管南洋公司,是被朱厚照看重了‘廉’這個字,要是換個人,在那個金窩子裏自肥腰包到身家百萬都不是難事。

而且顧佐算是最早的老人了。

這種人,不在朝堂,也不在立儲的旋渦之中,將他放在南洋公司又能讓自己放心,而且那地方還真得需要一個人,畢竟一年大幾百萬的利稅。

所以對於顧佐,朱厚照時而感嘆老人真好,時而又憂愁顧佐也老去了,之後還能有誰合適呢?

在儒家傳統的教導之下,廉潔的人雖然難尋,但真的找一個出來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但還要像顧佐這樣懂得一點經營卻不容易。

哪怕這兩點都具備了,這種人還要心甘情願的在遠離京師朝堂、遠離皇帝的杭州安穩待著,這就更加不易了。

正因為此,

所以當顧佐稟報南洋公司在正德二十一年賣出了多少萬匹絲綢、多少萬擔棉衣這些數字時,朱厚照都沒有特別的在意。

這是一種信任。

當過領導的人,對於非常信得過的手下就是有這種感受,就是你不必多說,我相信你辦得好,我也相信你盡力了,你做的決定就是我做的決定,我都認。要到這種程度,非得幾十年不可。

所以他出口的第一句話也是一句安慰,“禮卿辛苦了。”

“辛苦倒不算,托皇上之福,總算未出大的亂子。”

天天跟這些個大臣板著一張臉,朱厚照也累,遇上顧佐這樣的老人,他可不願意多說那些場面話,輕松些更好。

“自打你去了杭州,咱們君臣一年也見不上幾次,今天既然來了,”他一擡手,“陪朕用膳去吧。”

顧老頭心裏一暖,

距離雖然遠了,但是皇帝給他的感覺還是一樣。

“陛下如此厚待,老臣受寵若驚。”

朱厚照眼神之中露出點笑意,“還裝?快走吧!”

這麽一下顧佐也笑起來了。

皇帝領頭出了乾清宮,今兒是個天氣晴朗的好日子,春天到了,太陽曬在身上也暖融融的,舒服。

朱厚照心情也不錯,

“前段日子,浙江巡撫汪獻給朕來了一封奏疏,說浙江杭州蕭縣一戶人家娶了個西洋女子為妻,有礙觀瞻,他就奏請要朕下旨異族不得通婚。這個汪大頭,人家娶得老婆,卻把他嚇個半死。”

他說起這件事也是笑著的。

顧佐也應和,“皇上早就說過,我華夏正統不以血統而論,而以文化感召,凡是認同我聖人先哲的,都可被接納為我中原的一份子。”

“朕有時候覺得朝廷官方也不必總是強調中原、內陸了,如果這裏是中原,那麽呂宋算什麽呢?僅僅作為一個地理名詞是沒問題的,不過不應再讓他具有政治含義。凡我大明軍旗所插的地方,都是咱們的地界,疆土又不分高下好壞的。”

“皇上所言,洞見萬裏,若不從源頭制止,將來確容易為有心人所利用。”

“要不朕也納一個西洋女子為妃?下面的人總不外乎是有樣學樣。”

顧佐愣了,“皇上是言真話嘛?”

“開玩笑的。”

“嚇了老臣一跳。”

這叫什麽話,朱厚照這就有些不樂意了。

“難道真不能娶麽?”

“總是會鬧出些風波的。”

“風波就風波好了,朕經歷的風波裏,這還算小的呢。”朱厚照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姿態隨意,神情放松,

“朕是覺得娶這些異族的女子不算什麽太大的問題,往後的年頭,國與國之間交流更加頻繁,人為禁止通婚也很難。咱們漢族,始終要開放、自信,若我們的文化優秀、強勢,別人只會學習的愈來愈像我們,若是相反、因為害怕而把自己鎖起來,遲早會有吃虧的那一天。”

“皇上所慮甚是,要麽,微臣鬥膽給皇上尋尋?最好是身份好的,皇上乃九五之尊,怎樣也得是個別國的公主。”

朱厚照突發奇想,“對了,聽說西洋之國有女王?似武後那樣的。”

“聽歸來的船員說起過,確是有的。”

“那如果朕娶了這個女王,能不能自動成為這個國家的國王?這樣不費一兵一卒這個國家就成了大明的一部分。”

顧佐哭笑不得,皇帝真是什麽話都說的出來,就連找老婆都是為了開疆拓土。

“額,這個……微臣倒沒有問過,不過想來不太行。而且就算可行,要娶女王,也不可能不費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