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忠大義

朱厚照剛覺得國家沒什麽要緊的事,正是四方安定之時,甚至他都自己沉到民間察看民情了,結果卻在半路上出了接到了這種的軍情急奏。

說起來,當年太宗皇帝征下安南以後,在此處設交趾布政使司,下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縣,統治範圍大致為現在越南北緯十七度以北地區。

但這個行政區僅僅存在了二十余年便被宣德皇帝給放棄了。

這當然是他的一大罪狀。

這個罪不僅在於損失了他爺爺留給他的版圖,而且還給朱厚照造成了困擾。

宣德皇帝之所以放棄安南,一是因為朱元璋列出的不征之國中有它一號,所以他有此依據,另外就是交趾布政使司在當地的統治稱不上聰明,所以導致叛亂不斷,明軍後來還打過敗仗,導致宣德認為其“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所以心中生出了廢棄的想法。

朝中雖有張輔等大臣極力反對,但三楊閣老順水推舟,最終在宣德三年正式廢除交趾布政使司,說起來恰好是100年。

而他給朱厚照帶來的困擾,

就是他是祖宗,祖宗既然做過這種選擇,後世人就有理由提出效仿宣德。

朱厚照就是再神通廣大,他也不可能頂著朱姓去叱責自己的祖宗,這種大逆不道之君,是令世人無法想象的。

所以他已經做好了回到南京之後聽大臣們講這麽些‘沒有出息’的混賬話。

用處沒多大,真正的用處就一條,讓他聽了生氣。

皇帝是次日才回的皇宮,到了以後即行宣旨,要所有隨駕重臣入宮。

朱厚照則穿了件正式的龍袍,還戴上了帽子在宮裏面等著他們。

“諸位愛卿,朕最近幾日先後收到了兩份軍報。”東西都被他拿在手裏,“一份是新疆巡撫王憲奏報,正德二十二年七月,新疆總兵韓十二郎率領六萬精騎在伊犁河畔大破哈薩克汗國大小部落十七個,並繼續向西征討哈薩克塔赫爾汗。想來再過不久,夷播海就要復歸我大明了。”

顧人儀領頭下跪,“恭喜皇上建此不世之功!”

“的確是不世之功,姜雍,戶部花去了多少錢了?”

“啟稟皇上,此次征哈薩克汗國已調撥銀元兩千三百余萬元,若是要完成全部作戰,或在五千萬元之上。”

現在大明是從上到下改兩稱元。

五千萬,大約就是原先五百萬兩銀子,雖然貨幣價值方面仍有波動,不過這是大明總體調控目標,誤差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至於戶部的余額,則在三個億之上。

正是這些給了朱厚照底氣,讓他敢於把軍隊派到那麽遠的地方作戰。

“這是其中一封捷報,另外一封則沒那麽多喜氣了,你們都看看吧。”

尤址上前接了過來,然後再送下去。

諸臣子一看,果然面色紛紛有所變化。

“皇上,微臣以為事出突然,要立即著人多方打聽,了解具體情形再做打算。”王廷相馬上說。

“臣附議。”

姜雍和蔣冕也都跟上。

朱厚照連顧人儀這個首輔要說什麽都不等了,直接講,“若是要以上國之尊主持公道,則自然不能僅以廣西巡撫一句話便定了朝廷之策,不過若是要興兵伐之,這一句話便足夠了。”

顧人儀問道:“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知陛下欲以何名義出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安南國曾是太宗皇帝打下的疆土,朕欲行征伐,還要什麽理由嗎?”接著他意氣風發的說:“朕不僅要打下安南國,還要派一得力之臣,好好治理,讓那裏百姓安寧、國無戰事!最終成為我大明的固有領土!”

“可是……”

“不必可是。”皇帝掐著腰,挑眉說:“祖宗的土地不能予人,這是朕的底線,治理天下,仁政為先,這道理朕懂,你們放心等打下來,朕會在那裏施行仁政的。”

他其實不知道,

歷史上發生這件事的時候,嘉靖皇帝也在鎮南關屯了兵,並重新設置了安南都統使。

若是他真的不聞不問,那是連那個煉丹老道都不如了。

顧人儀還是想爭取一下,“陛下,多行征伐,不僅大耗民財,而且戰端一啟,又是累累白骨。而我朝已先後征討日本、呂宋、哈薩克汗國,短短幾年兵事大興,臣是擔心幾十年國力空耗於此,陛下的一番心血便白費了。”

他說的嚴重,但實際上這幾個國家都是小國,這與漢武帝集中力量打匈奴可不一樣,匈奴那是什麽國力,打到最後當然是民生凋敝了。

換了其他一些小逼崽子國哪裏需要,鏢旗將軍出一次兵能一起收拾了。

朱厚照的好運氣就在於此,他是弘治皇帝的皇太子,內無阻礙,外無強敵,當皇帝二十多年了,收拾山河之後本就該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