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正德三十五年之朝堂與政治

“皇上,睿親王來了。”

現在站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還是尤址,朝堂上雖然走了很多人,但這個老家夥挺能熬,都六十多的年紀了,連耳朵都帶不聾的。

與下面的人說起這長壽之法,他就四個字:少管閑事。

時值二月驚蟄,天氣仍然帶著寒冷,皇帝戴了一個含絨的黑色帽子在研究下面的人給他進貢的立體地圖,這玩意兒可不容易弄,現在的人對於很多高山的高度是無從知曉的,只能是弄個大概。

老五走進來看到這一幕也不覺得驚奇,這幾年下來國泰民安,皇帝對於政事似乎有種懈怠,其標志就是除了核心權力,其他大部分都會放手給下面人去做。而他自己的心思則去研究其他的了,而且什麽都可能涉及,像是天文地理、數學物理都引起過皇帝的興趣。

盡管如此,下面的人面對這個當了三十五年皇帝的‘老妖怪’時還是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人們總會覺得一個建立了如此功業、掌握著絕對權力的皇帝,想要收拾自己是輕而易舉的事。

就像競技遊戲中你面對一個強於你的對手時,即便還沒開始就已經自我設限了,表露出如緊張、畏懼的情緒,以至於生不出挑戰的心。

哪怕是老五這樣的皇子也是小時候離皇帝很近,慢慢長大後,他自己主動有了距離感,根源就在於又敬又怕,萬一說錯了什麽可不是一句‘童言無忌’能糊弄過去的。

“兒臣參見父皇。”

“來了。”皇帝像對待很熟悉的自家人一樣非常平靜,甚至頭也沒有擡。

從老五的視角裏看過去,皇帝的眼角生出了厚厚的皺紋,鬢角有白發偷偷溜了出來,混著黑發一起給人一種年華已逝的感覺。

“來了。父皇小心,兒臣來幫你。”

皇帝本來是趴著看地圖,現在是作勢欲起,所以他上前扶了一把。

朱厚照笑了笑,“確實不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了。”

“父皇春秋雖至半百,但兒臣看來父皇龍顏煥發,神采奕奕,父皇還要活到萬萬年呢。”

“不一樣了。”朱厚照轉身坐下,捶著自己的老腿,“前幾年還不覺得,但你們鬧著要給我過五十大壽,感覺像是提醒我是個半截身子入了土的。哈哈。”

這些都是閑話,說著也笑著。

“哪兒啊,父皇正值萬壽,我們都是想沾沾父皇的喜氣。”

“其實吧,天天在深宮之中,有時是不覺得時光已逝。只是每次看到那些年輕的有才之人不斷湧現,朕會回想起剛登基那會兒,那會兒朕也是個小夥子啊,繼而就會覺得一晃竟三十多年過去了。”

載壡問道:“父皇又是看到了哪位驚才絕艷之輩?”

朱厚照眼神示意了一下邊上禦案上的奏疏,“打開看看。”

“父皇。奏疏乃是……”

“看看無妨,不要磨磨唧唧。”

“是。”

他邊看,朱厚照邊說:“此人是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說是去年當地發生了蝗災,此人在任組織百姓一心滅蝗,多有成效,災情過後偶有盜匪,又剿撫並用,短時間內就能安定人心,還讓轄區內的百姓生活恢復了正常。

我初次聽聞此事時,心說這是誰啊?難道老天爺可憐我們朱家,又降下一人?於是派人暗中仔細的觀察,發現他還真是個頗有才幹之人,說是少時聰穎而且文武兼習,明明是正德三十三年才中進士,但你看他臨大事而不亂,僅兩年多的時間便脫穎而出,不容易啊。”

“胡宗憲……字汝貞,績溪縣龍川人?”

“就是他,就是他。”朱厚照翹著胡子指著。

唉,有的時候歲月感、年紀感就是看到這些名字才有的。

剛穿越那會兒,他甚至會覺得什麽徐階、胡宗憲、馬芳都是另外一個時代的人,但慢慢活到了他們出現,這不是上了歲數又是什麽呢?

“觀此人所為,確是個才幹十足的官員。兒臣恭喜父皇又得一能臣。”

朱厚照起身去拿朱筆,“不僅是要恭喜我,我總歸是要用人的,而這個人能力如何、品性如何,其實影響最大的是他治下的百姓。”

說著他在皇五子的面前用朱筆寫下:該員德才兼備,甚合朕心,著其入京值侍從。

侍從?

載壡心驚,但是嘴巴上卻一句沒說。

他明白天子的‘手段’,能把一個知縣直接弄到侍從室這種中樞來,肯定是在先前已經調查過這個人了,哪裏需要他多嘴?

其實朱厚照本來也有些猶豫,因為更好的辦法是讓胡宗憲在某個知府的任上再幹幾年,這樣可以多一些經驗。

但他又考慮到像這種人同樣該給他一個全局的視野,接觸這個國家核心的一些政務,然後再下放或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