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潘金蓮

這大概就是潘金蓮臨死時的影像了。

潘金蓮聯合西門慶害死了武大郎,欠了武大郎一條命,最後死於武松的刀下,償還了她害死武大郎的事情,自此之後,兩人各不相欠。

接收完潘金蓮的記憶後,顏夕心情頗為復雜。

無論是從水滸傳來看,又或者是金/瓶/梅的書裏,潘金蓮都算不得一個好人,撩撥小叔子不成,又去勾搭其他奸夫,出軌的事情被丈夫發現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聯合奸夫害死自己丈夫的,這種喪心病狂的事情,足夠把她釘在羞恥柱上,被後人痛罵千百年了。

對於謀殺親夫的事情,潘金蓮沒有任何反駁,只是將自己的一生展現在顏夕面前。

八歲那年,家中饑荒,小小的潘金蓮被母親領著,換了一袋糧食,母親臨走時,她伸手拽著母親的衣襟,問道:“娘,你還會來接我嗎?”

母親飽經困苦折磨,臉幹枯得像是老樹皮。

這個地方已經很久沒下雨了,到處都是幹幹的,唯有母親眼底是濕濕的。

母親道:“你跟著他走吧,總好過一家人餓死強。”

她抿了抿唇,沒有說話。

她其實想說,她會劈柴,也會繡花,她能做好多活,能不能不要丟下她。

可是她不能說。

母親手裏的那一袋糧食,是他們全家的救命糧。

母親走了,她成了旁人家的丫鬟,主人是個讀書人,對她很好,閑暇時間,還會教她讀書寫字。

書裏有男兒掛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有女子皆英豪,娘子關大捷世間稱頌,還有才子佳人,金銀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書裏說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給了她生而為人的希望,她覺得,只要自己努力活下去,便能看到書裏描繪的美好。

親身走一遭。

她那麽向往書裏的生活。

可她沒有想到的是,看上去那麽美好的書,竟是殺身之禍的緣由。

主人講,外面越來越亂了,似他們這樣的人,是掙紮在油鍋邊緣的螞蟻。

主人尚且是螞蟻,那她又是什麽?

主人被抄家了,她又被賣了,這次是青樓。

青樓裏的媽媽不許她看書寫字,只要她吹拉彈唱,稍稍違逆媽媽的意思,便是龜奴們的一頓毒打。

她不想被人活活打死,她想看一眼太平盛世,她只有努力去學,做到琴棋書畫樣樣拔尖。

隔壁的房間傳來靡靡聲音,她手指輕顫彈琵琶,心裏越發害怕。

昨日隔壁的房間客人出來後,龜奴們在打掃房間時,擡出血肉模糊的少女,用一張草席卷著,拉到亂葬崗隨便埋了。

明明前幾日,那少女還神采飛揚與她說著話,她說她偷偷攢了許多錢,很快能給自己贖身,去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了。

她知道,少女有個情郎,是讀書人,少女攢的錢全給了自己的情郎,情郎上京趕考,少女在青樓等了一年又一年。

等到她不願意再等,便不拘什麽客人都接,想多掙一點錢,給自己贖身去京都找情郎。

少女終究沒有攢夠給自己贖身的銀錢,也沒有等到自己的情郎,草席一張,便是她的歸宿。

潘金蓮的琵琶彈不成調子,放下琵琶抱著膝蓋嗚嗚哭出聲。

她不想被人那樣糟蹋,也不想要什麽讀書人的情郎,她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

許是上天聽到了她的祈求,十二歲的她被人贖身了。

聽樓裏的姐妹說,給她贖身的人是個好人,人稱張大善人,必然會好好對她的。

她低眉順眼跟著媽媽走出門,肥胖似磨盤的張大善人上前牽著她的手,拍著她的手背,眼睛笑成一條縫,道:“我家中無兒女,你到我家,我便把你當女兒看待。”

她柔柔喚了一聲爹,張大善人笑彎了眼。

樓裏的姐妹羨慕她去了好人家,不用為奴為婢,她笑著應下,也以為自己終於有了好歸宿。

只可惜,蒼天從不肯分半點憐憫給她。

張大善人日夜騷擾,她東躲西藏如履薄冰,最後她把剪刀橫在自己脖子上,徹底激怒了張大善人,張大善人把她送給了武大郎。

噩夢經年流轉,一日又一日,直到那一日,她遇到了武大郎的弟弟武松。

她第一次迫切地想要從地獄中掙紮出來,她不想再渾渾噩噩過日子。

她認了太多次的命,這一次,她不想再認命。

她醉眼迷離,對武松道:“你若有心,便吃我這半盞殘酒。”

武松目似寒星,冷冷地打量著她。

最好最壞的結果她都想過了,再壞一點又如何?

不過是赤腳走在炭火上。

她這一生,顛沛流離,求而不得,最後死在武松刀下,也算另一種的得償所願。

顏夕看完潘金蓮的經歷,一聲長嘆。

一如潘金蓮所說,她罪大惡極,死後縱是下十八層地獄她也認了,但她生前所犯的殺孽,在她死在武松刀下的時候,便償清了,自此兩不相欠,塵歸塵,土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