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抵達營地、墾荒北境(上)

寒風凜冽,細雪蒙蒙。

雖然時光的腳步已經走到了黎明歷952年的早春,然而以氣候苦寒著稱的王國北部邊境,還是用一場風雪給了歷盡艱難穿越薄暮森林的大隊難民一個下馬威。

好在通過薄暮森林的行程雖然辛苦,但是整體上還算順利,而且整整三天的行程當中,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野獸襲擊的事件,這在不少難民的心中都被視為一種吉祥的預兆,給他們增添了許多勇氣和對於未來生活的希望。

大隊人馬頂風冒雪繼續前行,人喊馬嘶聲、車輪嘎吱聲和傳令兵吹響的號角聲混成一片嘈雜,在人煙稀少,遺世獨立的北境大地上空回蕩不休。伴隨著啞啞大叫的聲音,傳遞訊息的大烏鴉不時在低矮雲層之中起起降降;擔任空中哨兵的獅鷲拍打著強健的翅膀,以毫不畏懼風雪的凜凜雄姿在空中掠過,每一次都讓難民隊伍中的小孩子們發出驚嘆和歡呼聲。

這些小孩子或許是最為無憂無慮的一群人了。

隨著隊伍繼續深入北方,遠方的丘陵日益顯得陡峭險峻,最後演變成為屹立在地平線上肩披皚皚白雪的灰色巨人;大片未開墾的森林成了視野中最為主要的景色,表面依然結凍的溪流宛如白色絲帶纏繞著石梁溪谷,光耀大道上人跡罕見,往往走上一整天的都碰不到行人和商旅。

對於生活在北境的人們來說,這副景象或者並不讓人感到奇怪,但是對於一直生活在溫暖富庶的王都菲爾梅耶周邊的人們來說,北境的貧瘠而嚴酷的自然環境讓他們忍不住感到心裏發冷,邁開步子穿越風雪的時候也顯得越發吃力了。

通過薄暮森林之後的第三天中午,隊伍抵達了第一處安置難民的營地。這裏原本是一處叫做紮波汀的村鎮,人口約有兩千左右,在萊恩子爵的領地中也算是規模較大的村鎮了。不過由於萊恩子爵應對魔災的策略失誤,紮波汀鎮在魔災降臨的初期就毀於惡魔之手,只有焦黑的斷壁殘垣沉默矗立,記載著當初村鎮遭到毀滅的殘酷景象。

不過為了安置難民,這裏已經進行了徹底的整修,被焚燒的房屋廢墟都被清理幹凈,無論是人畜的骨骸都已經被分別掩埋起來。一道高達四米的原木圍墻保護著整座營地,圍墻的四角都設置了一座瞭望哨塔,幾名身穿厚皮甲、手裏握著十字弓的衛兵站在哨塔的木擋板後面,警惕的目光不時向四周掃視。

看到大隊人馬出現在前方的道路上,哨塔上的衛兵頓時緊張起來。警鐘被急促的敲響,看上去一片沉寂的營地隨後就像是滾熱油鍋一樣沸騰翻滾,上百名手持獵弓和投石索的民兵登上圍墻準備戰鬥。

營地守衛隊長是一名上了些年紀的準騎士,他穿著全副輕量化的騎士鎧甲,手持繪有獅鷲紋章的方形盾牌登上瞭望塔,眯起眼睛向著南方看去。那支隊伍的龐大規模讓他的面容有些緊繃,不過隨後飄揚的旗幟映入眼簾,老騎士的表情就松弛下來。

“是李維·史頓閣下回來了,我們的獅鷲領主回來了!”

他的話不但解除了警報,而且還在營地中激起了一片歡呼的聲音,“李維·史頓閣下回來了,我們的獅鷲領主回來了!”

這樣的呐喊被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連冷冽的空氣都似乎被這種歡樂情緒所沾染,變得活潑了許多。

隨著絞盤嘎吱嘎吱的響起來,木墻上面打開了一個足足五米寬的口子,二十幾根緊緊綁在一起的粗大原木如同一面墻一樣向下緩緩躺倒,正好橫架在保護營地的壕溝上,形成了一道簡易的橋梁。

整座營地由橫豎各兩條筆直的道路分割成了標準的九個部分,道路兩邊都是排列整齊,用原木、石塊和灰泥建成的小屋。這些房屋的數量足夠容納一千個難民家庭,而眼下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有人居住,幾縷細細的炊煙從煙囪升起。

最中間的那部分沒有建設村民居住的小屋,而是由寬敞的議事廳、爐火通明的鐵匠鋪,幾十個木頭攤位組成的露天集市以及兩座建築風格迥異的神殿組成。其中一座是風格古樸厚重的方形建築物,門上鑲嵌著黑曜石材質的大地之神神徽;另一座則是白色塔樓,高高的尖頂上面,一枚天空之神的金色閃電神徽宛如利劍一般直指天穹。

看到如此規劃整齊的難民營地,就連那些見多識廣的年長貴族們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這倒不是營地的建築有多麽令人驚嘆,無論是號稱王國糧倉的南方四郡還是富庶的王都周邊,莊戶人家的房屋都比營地中的要寬敞和精致的多。然而讓他們為之驚愕的是,營地之中那種整潔有序的風格,簡直不像是村莊田舍,而是軍隊的駐地。

沒錯,就是軍隊的駐地,而且還不是一般民兵,而是訓練有素的正規部隊的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