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國產戰機秘箓

“開始用L-15做教練機,現在是開殲-10A!”林默目光示意了遠處停機坪上的殲-10B說道,“是殲-10B的前一版本。”

“哦,真的嗎?可真巧了,殲-10就是咱們611所的一個項目,當初我也是這個項目組的成員,這飛機可是花了很多代價,雖然現在框架搭起來,但是以後的路還長得很,例如發動機、機體結構……”一談到飛機,嚴大伯也顧不上吃飯了,猶如滔滔不絕,對著林默說個不停。

“發動機要是能雙發就好了,而且使用壽命再長一些就完美。”林默說出了自己使用的一些感覺。

“沒辦法啊,發動機本來就是一個國家工業的象征之一,航空發動機對於材料學和加工精度要求極高,本來殲-10是打算采用國產發動機,可是跟俄國貨和美國貨還是有一定距離,只有早期殲10中的一批用了太行-2發動機,可能與加工工藝有關,低速加速有些慢,聲音沉重,壽命也不過關,後面全部改用老毛子的AL-31FN,新版的矢量發動機還是不錯的,連蘇-27上面也有應用,不過首次大修時間只有1500小時,估計後面幾個批次的AL-31FN的壽命才會好一點,可以達到2000小時,每台AL-31FN賣給我們的價格就要300萬美元,占了飛機總成本的20%,一架飛機就必需得配1台備1台發動機,兩台發動機才能保證一架飛機的使用,不過跟美國的F-16的P&W公司生產的F100-PW-200系列發動機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盡管這樣還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不論我們花多少代價,老毛子依然也不肯授權給我們生產技術,也許只有國產的WS-10A發動機技術完善後會好很多。”嚴大伯說起發動機起來也是如數家珍,浸淫了數十年功底的專業知識,一個個技術名詞從嘴裏蹦了出來,換成一般人,恐怕瞪大了眼睛,一臉的茫然。

也就曾經一起參與拼裝殲-10的林默才能坐在邊上聽得津津有味。

一般一台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只有十年,雙發雖然推動力提升明顯,但是速度卻還是一樣,成本更加增加,國產戰機還沒辦法像老美那樣一投入就是幾千億美元的開發費用,恐怕把全中國的殲擊機全部打包賣了也抵不過一架F-35的研發成本。

林默聽著曾經611所的飛機設計專家嚴大伯說個不停,果然不愧是當初殲-10研發組的專家之一,還真不是吹牛,雖然都是公開的數據信息,不涉及到軍事機密,但在殲-10的熟悉程度,十個林默也趕不上,就算能夠完全解析了金幣也只能是了解,而無法吃透每一個功能。

趁著這個機會,林默將自己改裝殲-10的一些思路,大著膽子跟嚴大伯說了一下。

“小夥子,你的膽子可真夠大的,私自改裝那可是要上軍事法庭的,那可是國家花了上億資金打造的戰鬥機哪,哪能讓你說改就改了。”嚴大伯眼睛瞪得大大,像再次認識了一遍林默般,上下打量了一眼,搖搖頭道:“戰鬥機不比民用飛機,哪裏是這麽容易好改的,你說的這些思路我以前也曾經考慮過,雖然說的沒錯,但是成本和工藝都一直達不到要求,若是能夠達到,早就委托廠家量產了,你這小家夥,沒真得這樣改吧,要知道,一個元件不可格,那可是機毀人亡的啊。”

一個戰鬥機飛行員跟他這個老專家談飛機改裝,還說得頭頭是道,不得不讓他感到啼笑皆非,再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排除排隊故障還可以,但是要說對飛機各個結構和模塊的了解,那是拍馬也趕不上飛機的制造工程師,這可是一件無中生有的活,不是哪裏壞了就換哪裏那麽簡單。

“嘿,我自己那架殲-10A就我自己用,我有足夠權限可以進行合理的改進,而且已經改了一部分,電傳系統、控制系統和程序方面,現在來看,基本上沒什麽問題,前一陣子跟殲-10B單練了一下。”從林默口中說出來的話卻讓嚴大伯心臟有停跳的感覺。

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懼虎,這樣都敢下得去手。

“結果怎麽樣?”嚴大伯緊緊拉住林默的手,這種改進,而且還直接應用於實戰,沒幾分膽量的人可是不敢做這種試驗,要知道試飛的時候都是拿人命在賭,沒有百分百把握,每一點點改進都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機動指數提升5%,穩定性提升1%,矢量推動力提升3%,基本上能和殲-10B打個平手,但再改就要涉及氣動力布局了。”林默將改進的性能參數說了出來,卻招來嚴大伯怪異的目光,沒有專業的設備,林默是如何得出這個數據,按他這說法,他所在的環境幾乎快趕得上一個小型研究所了。

修改氣動力布局就是修改飛機外觀的事情了,小改就是ABCD小版本的區別,大改就是完全版本的變化了,那不是那麽容易改的,需要考慮到各種大氣環境和戰術動作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