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危險的贊比亞

“真是好簡陋的地方!”林默拎著毛巾就在露天的一排水龍頭前洗著臉,打量著機場的一切,都說中國不如老美,可是不如中國的地方大有人在。

林默甚至不知道贊比亞的失業率高達50%以上,近70%的人口都在貧困線下掙紮,甚至連一天三餐無法保證,他看到盧薩卡空軍基地,已經是贊比亞政府花了大力氣投入才達到的。

有幾個黑人士兵也在一同洗漱,看到林默,友好的露出一口白牙,比劃著打了聲招呼,林默同樣點頭,說道:“Good Morning!”用得是還算比較熟練的英語,這個是前一任林默留給他的部分知識,再加上自己到這個世界後又強化過的結果。

在贊比亞,官方語言是英語,不論是工程師還是空軍教官,中方這幾個些人都是高學歷的精英,語言上不存在障礙,因此過來的時候,也沒有帶翻譯,只有一個聯絡官負責工作銜接和當地風俗習慣的提醒。

“早上好!”黑人大兵似乎也強化過中文,居然回以生硬的漢語。

幾個人同時一笑,陌生感蕩然無存,中國教官不是第一次來,這些黑人士兵也好交朋友,一邊洗臉刷牙,一邊說上了幾句,林默很快和他們聊得開心。

這幾個黑人士兵分別來自於通加族、奔巴族和洛茲族,大高個兒,一身肌肉的叫通戈,個子稍瘦小,嘴唇特別厚的叫加奈,腿特別長的叫波菲,他的兒子還專門取了個中國化的名字,叫秦那,而皮膚白一點兒的正是米格-21的飛行員,叫格拉非多。

林默起得早,沒過多久,其他空軍教官黃德少校、韓仁廣少校和鄒翰上尉都起來了。

洗漱完,林默就被新認識的通戈和加奈他們拉了去吃早飯,盧薩卡空軍基地的夥食還是不錯,林默在特別優待下,領了一份軍官套餐,典型的贊比亞食物“西瑪”,白色玉米面做成的糯團子,配上些蔬菜,土豆咖喱和烤火雞腿,有葷有素,搭配合理。

事實上贊比亞很多平民是吃不起肉的,有肉吃也已經不錯了。

餐廳裏沒有筷子和刀釵,很多贊比亞官兵吃飯都只是用手抓,林默還是感到頗為不習慣,右手在左手腕一抹,多出一雙筷子。

看到餐桌邊上看得目瞪口呆,一臉呆滯的黑人大兵,林默揮了揮筷子:“魔術!明白?”

“厲害!厲害!”

“中國的魔法?”

以為真得是一手小戲法的贊比亞黑人大兵們同時舉起了大拇指,如果大衛·科波菲爾在此一定會兩眼看得發直,這是哪門子魔術?穿著短袖T恤大變筷子,這道具得藏哪兒?

“我討厭變筷子!你就不能跟他們一樣用手抓嗎?”金幣對於自己變成食具充滿了抱怨。

“手不衛生,我又不會吃了你,小氣什麽!”林默笑眯眯的扒拉著早餐,可惜沒有稀粥和油條。

金幣對自己淪落為萬用工具,已經非常麻木了,這是林默為它攜帶電子功能立方模塊和秘銀錠幹糧的代價,為此,這趟公差中,林默的行李平空增加了六十公斤的分量。

基於非洲國家的窮困和低下生活水平條件,這次中方空軍教官和工程師帶過來的補給品有不少,大量的罐頭外,還有火腿、醬肉、幹面條、大米、脫水蔬菜和茶葉等起碼五噸的物資,足以讓他們在這裏半年都不需要采購。

吃罷早飯,林默才看到黃德少校、韓仁廣少校和鄒翰上尉跟著聯絡官姆瓦亞·坎佩亞來到餐廳,當然,他們也遇到了沒有用餐工具的麻煩,只能用臨時翻出來的勺子和叉子才算解決了問題,誰都沒想到備齊了各項物資,偏偏沒想到要備筷子。

到達盧薩卡的第二天當晚,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專門準備了洗塵宴,邀請剛剛抵達盧薩卡空軍基地的黃德少校等空軍教官等人,同時還邀請了提前一周到達的軍購工作組。

在贊比亞的中國人有不少,開商鋪、飯店不在少數,已經成為贊比亞的重要經濟組成部分,特別是中國的軍事人員到達,大使館的李大使和武官吳朋大校對他們表示了熱烈歡迎。

大使館的大廚手藝紮實,比起城區裏的中國人開得遍地都是的“遠東飯店”和“四川飯店”,原汁原味的中國口味,讓林默和黃德少校等人生起仿佛身在國內的感覺。

李大使招呼著大家入席,笑呵呵說道:“來來來,前幾年條件差,只能入鄉隨俗,只有當地的特產食物可以吃,天天吃也膩的很,現在中國本土的蔬菜和糧食等農作物已經遷入到贊比亞,有中國人自己的農場,在這裏吃得也差不多和國內沒什麽區別,就是肉食少了點,不過大家別擔心,今天管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