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最高舞台之賽前準備(第2/4頁)

現在不同,李小強突然對這個比賽來了興趣,這是因為,在有那麽一段時間,這個比賽其實還是一個選拔賽,參加一年一度“富士通杯”的選拔賽。這個比賽的前2名,將有資格參加“富士通杯”。

堂堂正正的參加選拔,堂堂正正的參加世界大賽。這就是李小強的願望。

願望歸願望,說起來比較心酸。就連這個自己看不起的比賽,李小強好像都還沒有資格參加。在中國還沒有實行等級分制度之前,全國個人賽,一般是要求五段以上棋手才有資格參加。李小強,現在才是個三段。

李小強如果按照正常的升段速度升上五段,那黃花菜都涼了。這年頭升段賽的那一套制度,基本還是沿襲日本的那一套。要求“責任盤數”和“勝率”並舉,就和後世的網絡升段制度差不多。問題是,網絡上你一天下多少盤都可以,只要你有那個體力。

升段賽呢,一年就那麽10盤左右吧。所以李小強想在段位賽上從三段升到五段。正常情況需要3年左右,有個閃失甚至需要4年。

李小強當然不願意按部就班,當然想找個捷徑。

這個捷徑,就是馬上要開始的擂台賽。

中國對擂台賽上表現出色的棋手進行“段位獎勵”是有先例的,例如第1屆江祝久5連勝,就直接跳了兩段還是三段。由於升段賽制度的不合理性,這樣“跳段”的事例還有很多,李石頭幹脆就是三段直接升九段。到了後世,“直升九段”才形成一套制度。

李小強看重擂台賽,人家根本就不是想什麽出風頭。人家只是把擂台賽看成自己職業規劃的重要一環。

態度很端正,接下來就是比賽的準備。在李小強看來,擂台賽這樣的賽制,簡直太對自己的胃口了,簡直就是為自己這樣的重生者量身定做的。自己要是不抓住這樣的機會,那自己就真的成了林夢雨所說的“傻瓜”。

擂台賽一般一次比兩盤,然後中間有間隔時間。還有一個,擂台賽每盤棋不用猜先,先鋒猜過先後,然後先後手按國籍交替進行。也就是說,每盤棋自己執黑還是執白,自己可以很早就知道。

這樣一來,賽前有針對性的準備就非常好做。李小強知道,“信息的不對稱性”,是自己的最大優勢。

這個優勢,無論如何都要發揮到極致。

首先,是對手的基本信息和資料。

第3屆擂台賽每方出9人,李小強沒有好高騖遠,日本的最後三名棋手沒有去考慮他,女先鋒也沒有去考慮她。那麽還剩下五人,這五位棋手,李小強還是好好的琢磨了一下。

第1位就是日本的宮澤吾朗七段。這位是李小強最可能碰到的對手,事實上,李小強有一半以上的精力花在準備對付這個對手。這一關都過不了,那後面就談都不談。宮澤七段雖然是日本隊第2個出場,年齡卻不小。他49年出生,也是木谷門下弟子。號稱日本的“亂戰之雄”,也喜歡依仗厚勢作戰。有點“山寨宇宙流”的味道。

李小強知道,日本棋手的成熟期一般較晚,40歲左右才是他們的高峰期。事實上,宮澤吾朗在後來的“三國擂台賽”上出過彩,有一次曾經4連勝。

李小強冷靜分析,成熟期的宮澤七段實力可能是比自己強一點。不過必須實事求是,他的圍棋天賦不算很高。自己只要精心準備,策略對頭。自己完全大可一戰。勝負的關鍵,在於他的實力壓倒自己的策略,還是自己的策略壓倒他的實力。

現階段的李小強沒有辦法,想要贏棋的話,不用“花招”不行。事實上,為了對付人家宮澤七段,李小強確實準備好了“花招”。李小強對自己的花招很有信心,他認為用上花招後,自己贏棋的可能性超過5成。

如果過了宮澤吾朗這一關,將碰上石井邦生九段。石井九段的年齡更大,他應該是李小強可能的對手中實力最弱的一位。他入選日方陣容,那是因為他是日本“關西棋院”所屬棋手。

日本圍棋界自從橋本宇太郎“裂土封疆”,創立關西棋院。他們和日本棋院一直有矛盾。對擂台賽這樣的國際比賽,為了搞平衡。關西棋院一般會出一兩位棋手。

石井九段雖然連日本的“中堅棋手”都算不上,不過他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徒弟,那就是日後橫掃日本棋壇的井山裕太。他在日本棋壇表現出來的統治力,哪怕當年的坂田榮男都相形見絀。

李小強常常想,當年“棋魂”的作者塑造“進藤光”這個人物的時候,無論她怎麽YY,她也不敢想象,進藤光能在日本棋壇取得井山裕太那樣的成就吧。

李小強認為,如果自己過了第1關。勢頭正旺的自己對上井山裕太的師傅,那沒有什麽好說的,必須碾壓。不然將來對上日本“加強YY版的進藤光”,自己會留下心理陰影。所以,必須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