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超職業的感覺(第3/4頁)

聶旋風緊緊盯著面前的棋盤,眉頭緊鎖,沒有輕易開口說話。

的確,俞彬的分析很有道理。棋局進行到這個時候,只有黑棋第一步下“超高目”的那個角部空蕩蕩的。現在布局還沒有結束,在布局階段,本來就認為“占空角”最大。何況現在已經進行了20多步棋,在沒有其他“急所”的情況下。白棋理所當然應該在這個角部行棋。

可是如果在這個角部行棋,一時間好像沒有明顯的好點。按照正常的應對,找不到“白棋好”的下法。

“難道小強還有其他的想法?”

這是很多在場中國棋手腦海裏浮現的第1個念頭。不過他們很快排除了這個想法。因為棋局進行到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

“在這個角部行棋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又必須在這個角部行棋,大家又沒有發現明顯的好點。於是:

“小強今天發揮得有點失常,可能是碰到不熟悉的局面,下得有點畏手畏腳。”

這是很多人浮現出來的第2個念頭。這也是聶旋風沒有開口說話的原因。

因為這個畢竟是揭幕戰,棋局也才剛剛開始。本來大家對於李小強是居於厚望的。包括聶旋風在內,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就說李小強“下得不好”。

於是研究室出現了詭異的一幕,大家一邊在替李小強著急,一邊在棋盤上默默的幫李小強想辦法,就是沒有人開口說話。

好在他們沒有等多久,當後面一張棋盤傳來的時候。大家看到了李小強的應對。聶旋風幾乎是脫口而出:

“白棋這步好像是好棋!”

是的,他幾乎是脫口而出!他根本就沒有計算和分析後面的變化就脫口而出。

這不是他不負責任,更準確的描述,這是一種“職業棋手的感覺”。

李小強下了一步出乎意料的棋。一步顯得有點“業余”的棋。一步被大家“職業感覺”早就排除了的棋。

可是當大家看到這步棋的時候,大家的“職業感覺”馬上又認為這可能是一步好棋。這是不是有點奇怪呢?

應該說一點都不奇怪!在職業圍棋界,這種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李小強的確是在這個角部行棋。只不過他的選點大家沒有想到。他下了一步“碰”!

黑棋第1步是下在“超高目”的位置,白棋呢?這步棋下在“高目”的位置上。兩顆棋子是緊挨著的。所以叫做“碰”!

在圍棋的布局階段,高手一般是不會緊挨著別人的棋子去下棋的。這是一種“職業感覺”,所以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步棋。幾乎是在下意識裏,這步棋就被排除了。可是當大家看到這步棋以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步好棋!

這步棋好在什麽地方呢?讓我們看看後面的進行吧。

棋局又進行了10多步棋,在這個角部的接觸戰已經告一段落。現在就連張志東都看得出來,白棋在這個局部大有收獲。心情愉快的張志東甚至有心情開玩笑:

“哈哈哈,大家看看,在這個局部的形狀,是不是和大雪崩定式的一個簡明型很像?只不過,白棋好像肥了一圈……”

對目數非常敏感的俞彬馬上幫李小強計算起在這個局部的收獲:

“1,2,3……和那個定式相比,白棋的空多了6目。而黑棋的外圍厚薄幾乎和那個定式一樣。這樣一增一減之下,白棋幾乎便宜了6目。這這這,白棋真是賺大了……小強真是賺大發了!”

俞彬的這樣分析對嗎?如果單純就局部而言,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他運用的分析方法,就是圍棋中一個很常用的分析方法:

“手割!”

在圍棋中,只要被認為是“定式”,就可以認為是“局部兩分”。意思就是雙方都可以接受,誰也沒有吃虧。比如張志東所說的那個“大雪崩定式簡明型”,是一個典型的“勢地對抗”定式。白棋獲得實地,黑棋獲得外勢。實地是可以用“目數”來計算的。外勢雖然沒有辦法用“目數”來計算。不過既然認為是“兩分”,那麽也可以把形成的外勢“折算”成相同的目數。

現在李小強的白棋“肥了一圈”。意思就是本來圍3路空的,現在圍在4路。本來只有15目的確定實地,現在有了21目確定實地。

而黑棋目前的外勢和那個定式一模一樣。最多也就“相當於”15目實地。俞彬當然可以認為李小強“便宜了6目”!

一個局部下了,有一方就“便宜了6目”。這在職業比賽中是不可想象的。那麽是黑棋下錯了嗎?

不,依田基紀沒有下錯!不僅沒有下錯,當李小強下出了那步“碰”之後。黑棋後面的下法幾乎可以認為是“最佳應對”。

這個時候,“布局專家”聶旋風笑眯眯的開口:

“呵呵,沒想到小強居然準備了這麽一手。現在可以肯定,他早就想到了這麽一手,不然他前面的下法就無法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