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中國古棋的精髓(第3/4頁)

井上家本來是想“刷聲望”的,結果沒有想到……

這次琉球來了2個人,和“井上家”的家主以及“跡目”下了兩盤棋。“跡目”就是“接班人”或者“少掌門”的意思。比賽結果出乎很多人的預料,這次是日本圍棋被揍得滿地找牙。“井上家”丟了日本圍棋的臉。

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琉球圍棋終於如願以償了!

當他們討要五段“免狀”的時候,井上家苦著個臉,因為他們不是“棋所”,沒有資格頒發高段證書,只好經過私下協議,給琉球圍棋頒發了四段證書了事。

盡管只是四段證書,這次勝利在琉球還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讓琉球圍棋的自信心膨脹起來。他們學習了幾十年的日本圍棋,和很多學過日本圍棋的人一樣,只要學過那樣的“書房棋”,就對中國古棋看不上眼。

不要說那個年代,一直到現代都是這種情況。“書房棋”這種情況,不僅業余圍棋有,“職業書房棋”其實也不少。

琉球圍棋在日本出了一次風頭,覺得應該來中國揚名立萬了。他們甚至幻想著橫掃中國圍棋界的樣子。

又過了幾年,第3代琉球圍棋“第1高手”跑到中國,這個時候,正好是中國古棋的最高峰,範西屏,施襄夏當世棋聖,程蘭如,梁魏今堂堂國手。中國的“圍棋四大家”同樣赫赫有名。

琉球人跑到中國,從地理位置上看,應該是現在的江浙一帶登陸。在這一帶,也是我國明清時期棋風很盛的一帶。除了京城,這一帶應該算是中國古棋的活動中心。在這個時候,中國圍棋沒有“官辦”。基本是以“茶館圍棋”為主。琉球人很容易就在這一帶找到了下圍棋的地方。

人家琉球人是受過幾十年“先進理論”熏陶的,對這樣的“茶館圍棋”當然看不上。在茶館觀察了幾天後,認為中國人下的圍棋粗俗不堪,完全沒有一點高手風範。自信心進一步膨脹,直接在茶館開口就問:

“中國現在圍棋水平最高的是誰?在什麽地方?”

邊上就有棋友告訴他們,現在水平最高的是範西屏和施襄夏兩位棋聖。他們一般是在京城活動,不過由於江浙地區圍棋很發達,他們也經常來這一帶。著名的“當湖十局”就是在這個地方下的。

“哦?他們離這個地方不遠嗎?我們要怎樣才能找到他們呢?”

“你們找範,施兩位先生什麽事?是仰慕他們的大名,想找他們學棋嗎?如果要找他們學棋的話,我在這提醒你們,你們最好找施棋聖,不要找範棋聖。範棋聖水平雖然高,不過他生性懶散,估計沒有多少耐心教棋……”

“誰要找他們學棋?我就是想領教領教,看看中國圍棋的最高水平到底怎麽樣?”

他這個話一說出口,讓周圍的中國棋友目瞪口呆。要知道,在當時這個年代,“棋聖”兩個字可不是亂叫的。他們兩位能夠活著“稱聖”,可見他們兩位在棋迷心目中的地位。更何況,在我國的古代,我們中國人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現在有一群外國人說要挑戰中國的棋聖……

可以肯定的是,這群琉球棋手沒有碰到兩位棋聖,也沒有碰到程,梁等國手。甚至連胡肇麟“胡鐵頭”這樣的“著名彩棋專家”都沒有碰到。他們在中國和一些“茶館圍棋選手”交鋒後,就灰溜溜的回國了。他們要回國也是沒有辦法,在中國下“茶館圍棋”,是需要銀子的,銀子輸光了,他們當然只能跑路。

他們交手的結果如何呢?同樣可以肯定的是,琉球棋手輸了,而且敗得很慘。這個歷史事實,在日本圍棋中可是有記載的。就是因為琉球棋手輸給中國棋手,讓頒發了四段證書的“井上家”被問責。日本圍棋界覺得井上家丟人了。“井上家”的家主就因為這件事被迫隱退。

有趣的是,這件事情在日本圍棋屆有記載。在中國卻找不到相關記錄。甚至連中國棋手名字都不可考。現在基本可以認為,這是個真實的歷史事件,這在日本的圍棋歷史中有記載。不過出場的中國棋手肯定也不算有名。也肯定不算多高的高手。在中國明,清時期,中國有名有姓的棋手不多。“四手”以上也就200多位。按照中國的標準,被評為“四手”,基本就要被黃施範他們讓到3到4個子。

和琉球“第1高手”交手的中國棋手,可能連中國的“四手”都不是!在他們那個年代,一位連“四手”都算不上的中國棋手,把日本的一位“職業四段”打得滿地找牙。

中國找不到相關的記錄也很正常。大家可以想想,按照我們祖先的觀念,一位地方“業余高手”,欺負了一位“屬國”的棋手。雖然這位外國棋手號稱是他們的“國內第1高手”。不過我們的祖先肯定是不好意思把這樣的事情記錄下來的。他們肯定認為不值一提,哪怕就是地方縣志,恐怕也是認為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