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心不在焉下犯的錯誤(第3/3頁)

“據說李桑為了備戰本次名人賽,還特意跑回家鄉潛心修煉。您能和我們透露一下嗎?您在自己的家鄉,又是怎樣學習和提高的呢?”

李小強心說我這次回家的主要目的,不就是想趁熱打鐵,一舉把未來的林大美女泡到手嗎?這不就因為一個“金蟬脫殼”,讓我的計劃暫時泡湯了嗎?你這明顯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嘛。再說了,我能這樣回答你嗎?

李小強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心不在焉的應付著:

“咳咳……您也知道,我在自己的家鄉,平時是沒有對局機會的。要說訓練嘛。那無非就是打打譜,做做死活題什麽的。您認為我的水平有提高嗎?我自己倒不覺得。我認為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呵呵,李桑實在是太謙虛了。您的圍棋水平,可是用肉眼看得到的速度在迅速提高啊。您能詳細說說,在這段時間內,具體都是打了哪些棋譜嗎?”

“既然是備戰,那對手的棋譜肯定是重點。當然,我現在還處於學習階段,其他棋譜還是要學習的。比如我們國內聶馬的棋譜,貴國頭銜戰決戰的棋譜……嗯,除了這些以外,古今中外的棋譜我也會去翻一翻。比如在那兩個月,我就把秀策前輩的棋譜打了一遍……”

“哦?李桑在那兩個月,還打過秀策棋聖的棋譜嗎?您能和我們說說,您怎麽會想去打秀策先生的棋譜呢?對了,對於秀策前輩的棋,您是怎麽認為的?”

李小強心說我那時不是沒什麽事做嗎?作為一名職業棋手,打打秀策的棋譜有什麽好奇怪的。再說了,只要過上那麽幾年,韓國就會出現一位和秀策非常相像的棋手。只要他一出世,就呈現席卷天下之勢。說起來也是異數。雖然相隔近好幾個世紀,可是他們的風格特點,卻是那麽的神似!想我堂堂李小強,估計就是上天特意安排來會會他的。因此我有感而發,特意打打秀策的棋譜,這有什麽了不起的?

李小強心裏怎樣想,可嘴裏說出來的,又是另外一套:

“山田先生您太客氣了,作為一名大前輩,秀策先生當然是所有職業棋手學習的對象。至於秀策先生的棋嘛……嗯,簡單說,這位名人的風格是正確無比。‘讀棋’很深,一手一手向前推進。就像是一篇沒有敗筆的楷書……”

“啊?看來李桑對秀策棋聖的評價很高啊!哈哈哈,真是沒有想到,看來李桑確實精研過秀策棋聖的棋譜。因為到目前為此。這是我聽到過最為傳神的評價。”

見山田記者一副手舞足蹈的樣子,李小強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我說的話,不是你們日本人自己這樣評價秀策的嗎?在這樣的場合,我也只是復述一下。我這明顯就是客氣話懂嗎?這……這是什麽情況?這怎麽又變成是我在評價秀策了呢?

不過李小強很快就反應過來。原來自己在心不在焉的情況下,犯了很多重生者都會犯的錯誤。因為他一不小心,把別人的原話提前剽竊出來了。

這樣評價秀策的,應該是後來的趙治勛先生。他在後世寫過一篇叫做“超越模樣和實地”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對秀策采用了這樣的評價。

說實話,他那篇文章寫得很不錯。李小強很喜歡看。在那篇文章中,趙治勛先生闡述了自己的圍棋理念,闡述了自己很獨特的圍棋觀。在李小強看來,那篇文章最可貴的地方,就是通篇沒有矯揉造作。基本都是趙先生的真心話。除此之外,裏面很多觀點也讓人很受啟發。那確實是一篇好文章。

裏面關於秀策前輩的描述,也就是李小強剛剛說過的那句話。他在前世剛剛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因為那時的李小強是標標準準的“日本流”,因此他的內心是非常認同這個評價的。這也讓他對這個評價印象深刻。所以剛才才會脫口而出。

當然,現在的李小強又不同了。關於這句對秀策的評價。現在的李小強還是有不同的意見。現在的李小強認為,如果在這個評價前加上一個定語:“在日本圍棋的理論體系內”,那麽關於秀策的評價就說的過去。那麽他的風格確實是“正確無比”。

可是現在呢?李小強當然不會認為秀策是“正確無比”!

“擺了這樣一個烏龍,要不要和他解釋一下,或者說辯論一下呢?還是當成一句客套話混過去算了?”

最開始的時候,李小強本來是不想生事的。不過他看到張大記者投過來鄙視的目光。李小強清楚,張大記者明顯把自己當成一個虛偽小人了。因為他肯定想到,自己關於“秀策就一高中生”的那個玩笑。

在這一刻,李小強決定好好為自己辯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