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都是處(第2/6頁)

夏得民很幹脆,道:“這樣吧,下午如果肖區長有空的話,我們兩點鐘過來見面詳談,如何?”

“嗯,沒問題,我給區長匯報一聲,那下午我們靜候你的大駕。”李南道。

掛了電話,他便情況給肖冬冬匯報了一下,肖冬冬便讓李南回去趕緊在梳理一下相關的優惠政策,還有準備投資協議之類的文件,當然今天是第一次詳談,也有可能還簽不下協議,但是有備無患為好。

李南想了一下,又道:“區長,要不我們請市招商局相關人員也到場,如果有優惠政策方面的問題,可以當場決定,另外把區裏面相關部門也通知到場,到時候有什麽問題,可以一並解決。”

肖冬冬點頭表示認可,道:“這樣最好,能夠一次性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拖到以後再解決,嗯,我會讓辦公室通知相關人員到場的,市招商局那裏,你去聯系吧。”

李南隨後聯系了謝小波,請他到區裏面來指導工作。

下午,利平區區政府便和天能集團的考察團隊進行了座談。

這次座談,利平區政府十分地重視,將相關業務部門的負責人都請了過來,顯得十分地有誠意。

由於之前已經有了初步的意向,所以這次的座談,是很有成效的,將投資的大部分事宜都確定了下來。

當場,夏得民便代表天能集團一方,跟利平區政府簽訂了投資備忘錄,具體的協議,要等他回到天都,向集團進行匯報以後,由集團跟利平區簽訂協議。

不過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麽天能集團在利平區投資的事情,便已經算是確定下來了。

李南也松了一口氣,這個事情確定下來,那麽接下來誰也不可能在開發區的事情上面說三道四了。

之前,開發區就那麽幾家小企業,投資不大,而且還有幾家是汙染企業。

可是李南到任沒多久,先是整頓了汙染企業,隨後又把弄回來了幾筆投資,這天能集團的投資,一筆就是兩億多,加上之前引進的企業投資,今年便已經算是完成了三億左右的引資任務,這是開發區成立以來最好的成績,把全區今年的招商引資任務都完成得差不多了。

利平區政府在這個事情上面,自然也是很高興的,並且請來武陽日報的記者,專門進行了一番報道,這也算是利平區招商引資工作中的大事。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永一在這個事情上面,又憋了一股子氣。

之前他已經明確地給夏得民表示了,希望天能集團的投資,能夠放在市高新區,可是那夏得民根本就不給他面子,而是選擇了利平區開發區。

看到報道中提到的利平區開發幾個字樣,還有李南的名字,黃永一心中就很不爽,他心中始終對李南充滿了不滿,這個小小的科級幹部,曾經讓他丟了面子,他就必須要找回這個面子。

天能集團的動作很快,夏得民回到天都向集團詳細匯報以後,集團便做出決定,正式在利平區投資,很快新廠籌備小組便進駐了利平區,開始選擇合適的地段準備建廠了。

雖然天能集團這次投資的金額有兩億多,但是並不是說一次性全都投進來,而是全部投資額是這樣數目,這包括征地補償、廠房建設、生長線和機器的配置等等。

等到天能集團選定了地段以後,李南要做的就是兩個事情,一是有針對性地把基礎設施搞好,包括土地的前期平整還有道路的擴建,這是區政府在和天能集團座談的時候承諾的。二是要做好征地補償工作,這一點,李南倒是不怎麽擔心,畢竟之前那件事情,讓李南在開發區老百姓心目中豎立了很高的威信,大家都非常信任李南這個新來的主任。而且現在只要是涉及到征地補償方面的事情,李南都要求謝梅做好相應的宣傳解釋工作,務必讓老百姓清楚地知道征地的範圍、補償標準,另外還有就是結合新投資企業以後的工人需要,提前做一些招工宣傳,並做一些簡單的培訓工作,這樣的話,基本上可以很好地安撫本地老百姓了。

由於區裏面制定的征地補償標準並不高,所以李南為了彌補失地家庭,讓他們以後有一定的經濟來源,李南一般在引起企業的時候,都要和他們談一談優先招聘本地失地農民工的事情。倒也沒有多大的問題,首先這些失地農民,他們對工資的要求並不高,因為他們也沒有什麽技術,只能做一些最基層的事情,比如看是偶廠房、搬運、打掃之類的,其次是凡是來投資辦廠的,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會需要這樣一些勤雜人員。而本地人工資要求又低,同時地頭熟,遇到什麽問題也好讓他們出面解決,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因此當李南他們談的時候,基本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