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都是處(第3/6頁)

天能集團的鍋爐廠,雖然是國有企業,但是也要招聘一些聘用人員,也需要一些基層的勤雜人員,除了需要一些打雜的人員以外,他們還準備招聘一些基層工人,這些工人主要是具體的一線操作,當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層次,至少是需要初中畢業。

李南在了解到這個需求以後,又在開發區廣為宣傳了一下,讓家裏面有合適孩子的,可以讓他們到開發區來報名,到時候開發區集中向鍋爐廠推薦。

在農村裏面,有很多人的學歷就是初中水平,這倒是一件好事情。

通過招商引資,不僅能夠吸引資金和技術,同時也來帶來就業的好處,現在果真是體現出來了。

對於這個事情,老百姓十分地高興。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但是孩子不能一輩子綁在土地上,鍋爐廠聽說是國家的廠,能夠讓孩子到鍋爐廠工作,就是端上了鐵飯碗。”

“什麽鐵飯碗啊,現在國家的企業也有倒閉的,不過這個鍋爐廠聽說不從,是什麽能源來著!”

“新,是新能源,反正國家很支持的,這樣的企業,肯定不會那麽容易倒閉。我家狗娃已經去報了名,這次能夠進去,就謝天謝地了。”

“那我得趕緊回去告訴侄兒,讓他趕緊去報名,不然遲了,就沒名額了。”

不少老百姓都議論紛紛,快速地行動起來,很快開發區便受到了二十來個人報名。

這些人大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書沒讀多少,要想找個體面的工作幾乎不太可能。而他們又不像父輩那樣,安於種田,很多人便閑賦在家中無所事事,這次有機會進入工廠,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這些報名的人,李南並沒有直接全都向鍋爐廠推薦,而是讓謝梅先去向村幹部和當地老百姓了解他們的日常品性,對於那些平日裏小偷小摸以及不孝敬父母的人,則先給他們剔除出來。

既然鍋爐廠願意讓開發區幫忙推薦基層工人,李南在這個事情上面,還是要把好關的。

最終,只有十九個人合格。

李南將這十九個人推薦到鍋爐廠,同時把篩選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至於最後鍋爐廠能夠用多少人,李南也管不了。

而且鍋爐廠的廠房建設,是五個月的工期,正式開工估計要等到明年過年以後了。這些人被選中以後,還需要在家中繼續等待一些時間,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鍋爐廠也會對他們進行簡單的培訓,培訓的時候會給予一定的補助。

這個過程之中,有一個平時喜歡寫點東西的年輕人,把開發區的所做作為和自己在接受鍋爐廠的培訓的感受,以及通過這些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希望,寫了一篇文章寄到武陽日報,竟然被選用了。

這篇文章,正好被市委書記李重喜注意到了,他在報紙上批了兩句,指出利平區開發區的這種做法,對於解決經濟發展中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非常有意義,各區縣要借鑒學習,相關部門要整理經驗在全市推廣。

市委書記的批示,全市上下當然非常地重視。

很快,市勞動局、就業局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便來了一個工作組,專門到利平區開發區調研。

同時市電視台也專門來開發區進行系列報道,對開發區的做法以及周邊老百姓的反應進行全面的追蹤報道。

利平區開發區,一時之間名聲大漲。

成立以來,利平區開發區一直都是默默無聞,根本就沒有什麽值得大家關注的事情,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開發區的發展極度緩慢。

如今李南就任開發區書記、主任以後,就讓開發區接二連三地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之前是整倒一批貪官無奈,其次是大力整頓汙染,隨後是引進了天能集團的投資,現在又是這個事情。這些事情,都跟李南有著很大的關系。

武陽市電視台在采訪報道中,也對李南到任以後開發區發生的變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帶隊前來采訪的工作人員,靈機一動,給台裏面請示了以後,便準備給李南做一個專訪。

畢竟利平開發區已經受到了市委書記的關注,那麽電視台多報道一些,也是沒有壞處的。

“謝謝你們的好意,不過開發區的工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一點事情,不值得做專訪啊。”李南謙虛地道,剛開始聽到電視台要給自己做專訪,李南還有些興奮和得意,不過隨後一想這樣的專訪對自己也沒有什麽好處,畢竟自己現在的名聲已經不小了,沒有必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宣揚。

現在他已經有點太出風頭了,這種露面的機會,還是不要算了。

對於他的婉拒,電視台的人十分地疑惑,要知道對於一個官員來說,能夠得到電視台的專訪,是對麽露臉的一件事情啊,結果這家夥竟然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