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王圓箓藏經(第2/2頁)

悲哀……

慶幸……

唐豆童鞋未免也有點嘚瑟。

若沒有自己的出現,王圓箓這些藏經的命運還真是撲朔迷離,有很大的可能,其中的一部分經卷會再次落入外國人的手中。

後續的發掘工作就變得簡單了許多,唐豆既然已經鉆進了洞裏就沒有必要再出去了,他在洞裏擔當了一個監督指揮的角色,不大的功夫,被王圓箓封閉的洞口已經被完全打開。

早在洞口被完全打開之前,耿老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鉆進了洞裏,手持著冷光燈檢閱著堆滿了整個洞穴的經卷。

洞口打開,在耿老宋老等人的指揮下,封閉洞口的沙土很快被清理了出去,洞口也拉起了警戒線。

這個臨時專家組是胡亂拼湊起來的,並沒有那些專業考古隊那麽有秩序,不過耿老宋老等人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物,很快就給每個人安排好了工作,現場秩序井井有條。

清點工作正式開始,耿老完全把唐豆童鞋當成了傻小子使用,安排給唐豆的工作就是把那些蒙蔽了厚厚一層灰塵的藏經一卷卷的取下來給他過目,然後再一卷卷的傳遞到外面的大藏經洞,傳遞過程中經卷已經被登記造冊做出了編號,然後經過最初步的清理被單獨封存起來,等著運送到專業的文物保護單位去做進一步的處理。

藏經洞開啟之後,那位蔣書記早就已經坐不住了,在他的要求下,耿老只能無奈的同意讓他拍攝幾張照片,並且親手將王圓箓那封書信作出了處理之後交給了他。

蔣書記匆匆返回市委,召開了緊急常委會,然後親自帶著已經打印出來的那些照片和王圓箓書信復印件奔赴省城,親自去面見X書記,當面匯報這一重大發現。

藏經洞的文物清理工作還在繼續,此時的唐豆童鞋已經形象全毀,除了牙齒依舊是白的以外,就跟一個土人一樣,身上早已經布滿了從經卷上落下的塵埃。

小藏經洞內狹窄悶熱,唐豆童鞋揮汗如雨,到最後也豁出去了,幹脆把外衣也脫掉,赤膊上陣。

今天就當自己是小工了。

王圓箓挑選隱藏起來的這些經卷以卷軸裝為主,又有梵篋裝、經折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裝幀形式,還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繡本,毫無疑問,這些藏經為中國的書籍發展史及書籍裝幀史、印刷史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這還僅是從裝幀上來說,這只是最表象的東西,已經蘊含了它巨大的歷史價值。

從清理出來的這冰山一角的藏經中,耿老就已經在其中發現了最遠至東晉時期的藏本,其中不乏北魏、西魏、梁朝、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代的各種經書文獻,幾乎涵蓋了自元代至東晉時期的各個歷史朝代,幾乎可以說整個中國的歷史都在王圓箓的這些敦煌藏經中表現了出來。

這些藏經以漢文為主,還有一部分是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於闐文、梵文、吐火羅文、希伯來文等很多民族的古老文字,有一些文字連耿老宋老他們這些在業內享有崇高聲望的專家也辨認不出來,顯得更加的珍貴。

藏經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所藏典籍除了佛教經文之外,還包括天文、歷法、歷史、地理、方志、圖經、醫書、民俗、名籍、賬冊、詩文、辭曲、方言、遊記、雜寫……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其價值不可估量。

專家們在清理這些王圓箓藏經的時候不是的就會有人發出驚呼之聲,人們被接連不斷的新發現刺激得血脈賁張,包括耿老在內,也覺得自己像是突然年輕了二十歲一樣,渾身充滿了使不完的活力。

午飯時間,敦煌市市長邀請專家組所有專家到最近的莫高窟大酒店用餐,結果市長大人在專家們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額,專家們現在確實基本上已經成了灰人,大部分專家已經是形象全無的坐在地上整理那些傳遞過來的經卷,而負責第一手工作的唐豆童鞋則是更慘,如果他現在保持著一個姿勢不動的話,人們絕對有可能將他當成兵馬俑給擡到二號坑裏去。

市長大人無奈,只得吩咐莫高窟大酒店為專家們送來最昂貴的盒飯套餐和各種飲料,只是這些套餐卻沒有幾個人去動一下,倒是那些飲料很快就消耗了大半。

而此刻,清理出來的藏經已經達到了四百二十一卷,目測之下,竟然連藏經洞藏經的百分之一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