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殺人放火(中)(第2/4頁)

在墓葬棺外發現屍骨,說明一件事——這裏曾經有盜墓賊光顧!要麽是安葬的遺體被盜墓賊拖了出來丟棄一旁,好搜尋棺中的陪葬品;要麽是盜墓賊因為盜洞塌陷、窒息、受傷、被同夥暗算等原因死在下面。

聽見大光頭的話,狂狐臉色一沉追問了一句:“看痕跡是什麽年代的?”

有同行捷足先登,墓中未必不會留下值錢的東西,古代的盜墓賊一般只拿金銀珠寶,不便攜帶也不容易換現錢、還容易暴露來歷的大件陶瓷往往不動,古時候可沒有什麽佳士得拍賣行狂炒明清瓷器,也沒有馬未都在中央台忽悠。要是現代的盜墓賊那就難說了,而狂狐等人就是沖著墓中的古瓷器來的。

大光頭咧嘴笑了:“就剩骨頭渣了,至少也是民國以前的事,看樣子他是被卵石層埋住了,沒有將墓打穿。……隨身東西幾乎全爛了,就剩下這把劍和這面玉牌。”說著話遞過來兩樣東西。

狂狐聞言也笑了,接過東西,點亮帽檐上的小手電一照道:“這牌子像是明代的東西,活很精呐!說是出自琢玉大師陸子剛之手我都信,等白天好好研究研究。”

遊方也撇了一眼,那面玉牌大約五公分長、三公分寬,白色的質地十分瑩潤,燈光照射下表面隱約泛著一層嫩黃的浮光,鏤刻的花紋異常流暢精美,由於粘著沙土看得不是十分真切,表面似乎還有淡淡的霧狀土沁。

而那把劍不如說是一把匕首,連著鞘不到一尺長,劍鞘已經朽壞不堪依稀可辨當初的裝飾很華貴,而劍柄卻很完好,似是鎏金的劍鍔上還有兩個陽文篆字,符箓體,遊方一時沒認出來。

狂狐小心翼翼的從破破爛爛的劍鞘中抽出這把劍,劍身完好無損沒有一絲銹跡,但也沒有光澤,似是被一層朦朧的灰色霧氣包裹。它出鞘時遊方有一種錯覺,似是聽見了瑟瑟之音,像是清吟又像是哭泣。

不知狂狐聽見沒有,他的臉色卻變了,隨即將劍回鞘,對大光頭道:“你下洞去,取原地一層土來,快!”

大光頭轉身鉆進盜洞,不一會兒取來一堆土,裏面還參雜著核桃大小的卵石,就是原先在地下包裹這柄劍的土層。狂狐變戲法似的從身邊取出一個木匣,將那柄連鞘的短劍用一塊黃綢包好,再用土埋住封入匣中。

只聽狂狐略帶得意的說:“這把劍曾是殺生之兵,很有靈性,就是被陰氣封存太久。別看它保存的這麽好,假如就這麽拿出去被陽氣一沖,沒多久就會朽損。幸虧是遇見了我,先把它暫時封住,回去花一番功夫重新養刃開光能見天日,還是一把避邪神兵。”

遊方這回是真的震驚了,沒想到狂狐還會這一手!他早就聽吳老說過一個考古術語叫“時間沙漏”,很多古物在隔絕不變的埋藏環境中保存的很好,剛發掘出來時就和千百年前一樣,但很快就氧化腐朽。就似時間的沙漏停滯了千百年,在古物出土的那一刻突然飛快的加速流逝。

曾有考古工作者在古代地宮的祭壇上見過完好的水果,可一旦暴露在現代環境下,立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化為焦土,令人目瞪口呆。迄今為止的科技手段,還沒辦法完全解決考古發掘中的時間沙漏問題,只能盡量延緩,有些古物被完好保存除了材質的原因,往往都是出於種種很難解釋的巧合。

狂狐顯然看出這把古劍出土之後可能很快朽損,立刻將它封存,聽他的語氣,竟然還有辦法讓它保持如新。遊方好奇的追問:“狐爺,陰氣封存是怎麽回事?重新養刃開光又是什麽門道?”

狂狐沒有回答,用炫耀的語氣又說道:“我這一手,也不是對什麽東西都好用,有靈性的古兵器才行。”

大光頭摘下手套和頭盔式礦燈,撓了撓後腦勺沖遊方嘿嘿笑道:“這可是我們老大的不傳之秘,我跟老大混了十年,也沒學會呀。”

大光頭長著一張豬腰子臉,笑的時候眼角堆起了魚尾紋,就是個老實憨厚的農民模樣,看上去人畜無害。但遊方很清楚,大光頭是這個團夥裏下手最毒的一個,曾經有不止一位走了風的夥計與勾搭外人的“叛徒”消失在他的手中,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狂狐的這一手絕活非常有價值,假如吳老先生獲悉,一定會不惜代價去學習請教的,因為這是一種保護歷史遺產的方法。

想起了吳老,遊方一時無語,氣氛有些沉默了。狂狐話頭一轉,又聊起了剛才的話題:“這片地下埋葬著墓主人,還有不知什麽年代的古同行,依遊先生所看,如今的山川地勢已與古時不同。就按現今這個風水局,葬於此地有什麽講究?”

遊方頭也不擡的答道:“斷子絕孫。”

狂狐哦了一聲:“這麽兇險呐?那麽五百年前為這位墓主點穴的風水師,就沒看到五百年後的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