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殺人放火(中)(第4/4頁)

大光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十來年了,盜墓的時候聽過各種聲音,除了警笛現在什麽都不怕了,但還從來沒有聽見過有人在洞子口外面念詩,感覺怪怪的。”

就在這時,頹子從兩米外鉆了出來,關了礦燈壓低聲音道:“打穿了,遊先生指的位置正好,我瞄了一眼,裏面東西不少,這回可發了!”

狂狐面容一肅,眼神很是興奮,揮手道:“趕緊泄陰氣,十五分鐘後下去摸東西,動作利索點!”

千百年來與外界隔絕的墓室被打通後,盜墓賊一般不會立刻就進去,裏面可能會缺氧或者充滿有毒氣體,讓內外空氣流通俗稱泄陰氣。狂狐等人帶來了一個簡易的鼓風裝備,就是一個折疊式大氣囊連著一根長管通進墓室中,不斷開縮氣囊將墓室裏的空氣從盜洞裏排出來,這樣能節約時間。

十五分鐘後大光頭與頹子先後下去了,狂狐的興致很高,就像一個打了勝仗後巡視戰場的將軍一般,環顧左右道:“自古風水講地氣,地氣這個東西真是奇妙,大墓埋的這麽深,居然還能影響到地表的玉米生長。”

這一片玉米地看上去郁郁蔥蔥,但是在大墓正上方約三米範圍內的玉米長勢不如其它地方,抽穗較短、果實也不夠飽滿,差異的分布很有規律,就局限在這麽一圈地方,越往中心越明顯。

這種細微的差異站在原地是看不出來的,就算耕作這片土地的農民也很難察覺到,狂狐和遊方腳下放著一些苞米穗、秸稈和玉米葉,是他們在遠處高地觀察到異常後,又從附近田間摘過來做比對的。

遊方解釋道:“有個考古學術語叫‘稻作遺存’,講的就是這種現象,是個洋鬼子在幾百年前發現的,當時他用來勘探古羅馬港口的遺跡分布,據說用長成後的玉米觀察的效果最明顯。”這些都是吳老先生曾對遊方介紹過的知識,此刻拿來現用。

狂狐以嘲笑的語氣道:“什麽洋鬼子的發現,俺們這一行的老祖宗一千年前就會了,遊先生,你雖然精通風水,但這方面的眼力活還得學著點。自古找尋陰宅遺跡,講究‘春觀青苗夏聽雷,秋察枯水冬賞雪’。……如果是看植被,用不著玉米長成之後,不論是什麽田地,春季青苗發芽之時是最好的驗地時機,這些你沒聽說過吧?”

遊方不得不佩服道:“狐爺是大行家,我以後得和您多學著點。”

狂狐這個人做事很沉穩,就是有時愛炫耀,喜歡聽人誇獎,當即點頭道:“我們互相學吧,你的風水秘訣也別總藏著掖著,跟我混有的是好處。……雖然掌眼先生一般不用下洞,最好也練練膽見識一番,要不,今天下去看看?……沒事的,不就是死人嗎,沒什麽好怕的!”

盜洞的入口離他們的立足處只有兩米多遠,在夜間不仔細觀察幾乎看不見,狂狐說著話已經走到了洞口旁,身體背向遊方。——這是天賜的良機,如果此時不動手,恐怕再也等不到這樣的好機會了!

狂狐不僅練過武而且親手殺過人,不是一般的小蟊賊,這種人不僅反應快且直覺十分敏銳。他說話時莫名心中一緊,覺得身後的遊方有些過於安靜了,風中似乎有危險的氣息,立刻原地一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