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江湖要門訣(第4/4頁)

遊方故作沉吟道:“那我有空就買些菜,想吃什麽,好借你的手藝解饞。你要是看見冰箱裏有菜,第二天就不用多買。”

屠蘇:“冰箱?廚房裏沒有冰箱啊?”

遊方剛才根本就沒進廚房看,一聽這茬趕緊道:“沒關系,明天就有了。”屠蘇以為房東明天會搬一台過來,卻不清楚遊方打算自己去買台新的。

遊方不要錢卻“要飯”,還把屠蘇逗的挺高興,兩人說說笑笑,來到了中山大學東校門。遊方算了一下距離,屠蘇可以坐一站地鐵也可以步行上學,離的並不是很遠。附近有銀行的提款機,在遊方的提議下,屠蘇只取了一年的房租還給他。

進了門往北走,迎面看見一片池塘,在池塘前轉彎沿體育場向西行,經過康樂園中樞線位置上的小禮堂,從這裏可以看見高大的孫中山塑像的背影,此塑像的視線可以直接望到北門外的珠江。更有意思的是,此處有一個非常、非常特殊的風水局。

中山大學校園本部又稱康樂園,得名於古時曾流放至此的康樂公謝靈運,是原格致書院與嶺南大學的校址,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校園內有很多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典建築,校園很大,地勢與新舊建築相互錯落,顯得地形很復雜,但它卻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

整座校園的格局是坐南朝北,面對珠江的北大門是正門,這條中軸線就是貫穿南門與北門的逸仙路。這條中軸線不是正南正北朝向,也導致了中山大學很多主體建築的朝向都往東偏了一個不大的角度。從空中看,它似是一柄向北偏東斜指的劍!

“劍柄”從南門到小禮堂,“劍鍔”就在小禮堂附近,再往北,逸仙路分成筆直的左右兩股,就似兩道“劍刃”。它所指的方向從神州地圖上延伸,恰恰就是北京城。孫中山的塑像,從近處景觀說是望著珠江,從風水局來說,是劍指中原、遙望北京。北伐是孫中山的遺願,北京也是他逝世的地方。

這麽大的一個風水局,可不是中山大學的地氣靈樞,也遠遠超出了中山大學的範圍,而是運轉匯聚整個廣州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風水地氣。此局從宏觀上看沛然犀利,但近處微觀中每一小片範圍的地氣感應,體驗的卻不是很明顯。如此看來,廣州倒是很適合練劍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找一個恰當的小環境。

就這片校園範圍的風水分布來看,也非常有特點,因為它不是一個整體的風水局,中大校園裏文物保護單位就有五十多處,地氣靈樞各自成局錯落分布,每一處、每一種風水局範圍都不大卻很典型,有好幾處地方靈氣相當精純。從整體來看略顯紛繁,很多地方不同的地氣環境之間過渡的非常自然,也有一些地方過渡的很突兀,有明顯的沖突與相互擾動。

這裏簡直是一塊寶地呀!不是特指哪一個地方是風水寶地,而是遊方鍛煉靈覺的絕佳場所。在劉黎給的秘籍中,最後一步鍛煉靈覺的方式叫做“淬煉”,就是在地氣變化極為劇烈、物性反差極大的環境中主動釋放靈覺,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控制與運轉。這裏最適合不過了,且不像北京很多地點的大格局地氣靈樞太過凝重渾厚,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淬傷”。

屠蘇一邊走一邊介紹校園,見遊方的神情很專注,她說的也很有興致,然而自己卻不是很熟,還把通往宿舍的一條路給帶錯了,自嘲的笑道:“康樂園地形比較復雜,剛來的人就是容易轉向。”

遊方問:“轉向的感覺如何?”

屠蘇:“感覺挺好奇、挺新鮮的,就連許多老生已經很熟不會迷路了,在校園裏轉來轉去,也感覺挺有意思。”

遊方點了點頭,微笑道:“這才是成氣候的大學應有的格局,中國傳統園林講究移步換景,而大學不一定要完全修成園林式的,但校園格局一定要包含、融入園林的風格,才是適合讀書與治學的環境。”

遊方無意中引用了吳屏東在課堂上說過的一句話,屠蘇聞言卻一皺可愛的鼻子:“是嗎?可我聽說中大康樂園鬧鬼耶!都好多年了,幾乎所有師生都知道,故事可嚇人了。我前天聽同學講了,晚上回去嚇得差點睡不著覺!”

“鬧鬼?快給我說說是怎麽回事!都在哪些地方?”遊方聞言竟被勾起了異常強烈的興趣,神情甚至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