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寶輪大殿(第2/3頁)

第二天,遊方、華有閑、沈四寶、謝小丁這四個年輕人出去逛街,由於知道了沈四寶家裏是幹什麽的,謝小丁特意帶他們去了號稱“小重慶”的磁器口古鎮。那裏是重慶千年繁華的一個縮影,古稱龍隱鎮,清朝初年因成為瓷器經營集散地盛極一時,故而得名磁器口。

古鎮東臨嘉陵江,距繁華的主城區僅三公裏,鎮中有始建於宋代歷經千年變遷的老街,共十二條街巷,地面由石板鋪成,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沿街店鋪林立古色古香。

中午在鎮上一家裝修的很古樸的飯店裏,品嘗了特色風味毛血旺與千張皮,辣的沈四寶張嘴直吸氣,大口大口喝著啤酒,然後還接著吃,在濕熱的節氣中很能發汗。

吃完飯之後四人遊覽了唐代古刹寶輪寺,這個旅遊景點如今面積不小,感應其靈氣,與重慶城一樣充滿了雜亂擾動,建築大多是近朝歷代修建的,比如明代地基、清代廊柱、民國格窗、近十年內的瓦片一類的雜燴殿堂等等。遊方最感興趣的是大雄寶殿,也是這個古鎮地眼所在,地氣靈樞竟然格外的精純渾厚。

此殿為唐代遺跡,正梁還刻有“尉遲恭建修”的字樣,木結構鬥榫相接不用一根釘子。殿中竟有一對罕見的太極柱,兩人合抱粗細,雕以盤龍栩栩如生,一柱基石凸出地面尺許,地氣生發,一柱基石凹下數寸,地氣收沉,竟只在相隔丈余之間。

以此兩柱為陣樞,引天地靈機自然運轉,整座大雄寶殿竟然布成了一個半人工、半天然的陰陽生煞大陣格局。這樣也可以啊?遊方幾乎都驚呆了!

陰陽生煞大陣他已很有研究,因此一眼就看出來了。遊方以晶石布陣、以神識運轉陣法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如何在一處同時引天地間陰陽生煞輪轉,一直不得要領,此陣法最玄妙處尚未掌握。一見寶輪寺大殿,他恍然有所悟,難怪此寺名為“寶輪”。

看來行遊天下見知,對一代地師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假如今天不是湊巧進了寶輪寺,遊方想領悟此等玄妙,自己還不知要習練多久才能明白。他心中暗想,如此運轉陣法如今尚力有未逮,待到將來功力深厚,一定要嘗試習練這天地寶輪之妙。

沈四寶也看著兩根柱子與整座大殿良久無言,不知他心裏想到了什麽?

大雄寶殿佛爺座像前竟然還有一口井,用石鼓蓋上。把井修到這裏當然不是打水,它是標準的風水井,也是此鎮、此寺、此殿、此陣的地眼中樞,引入嘉陵江靈動之氣,才可發動此陣勢無形中天然運轉。

有傳說此井可通嘉陵江灣的“九石缸”,曾有人以鴨投入井內,事後在“九石缸”發現鴨子遊了出來。傳說只是傳說,但是這靜悄悄以石鼓封口的無波古井,神識中竟然能夠感應到浩蕩的來龍水氣流轉,就像站在嘉陵江水流回旋處一般,豈不令人駭然?

遊方在朝天門習練建木心法,體會到在無數雜擾中的兩江生機,動中有靜沛然無形;在寶輪寺見到這一口小小的古井,又感應到靜中有動,方寸間浩然流轉。這是他目前只能夠去想象,運轉神識還無法企及的境界,如今都切身體會到了,可以將心神融入、受其滋養。

更有意思的是,大殿中這諸般神妙,遊方進寺的時候根本就沒察覺,走進大雄寶殿之後才發現,心神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半天都沒說出話來。

難道神識化神念之功,就是需要二者相合,並以立身處為靈樞運轉此等玄妙嗎?破關精進的道路是看見了,只是自己的功夫沒到那一步啊!此時他莫名在想,假如今天與他結伴同遊的是向影華,交流印證的感覺又會如何?

唉,怎麽又想起了她了?不是不願意再想了嗎!

由於是幾人結伴遊玩,不可能在此處停留太久,遊方暗中打定主意,這個地方他還會再來,好好體會領悟其中風水玄機。有意思的是,幾人走出大殿時,沈四寶也有這個想法,他如失神一般,甚至沒有察覺到遊方的異常反應。

走出寶輪寺又在鎮中閑逛,來到了古玩一條街,這裏經營各種古玩字畫、旅遊工藝品,當然充斥了各式各樣的古董,假的多、真的少。

以遊方的眼力活,就算不用神識,掃一眼摸一下,什麽貨色也基本上都清楚了。沈四寶在這一方面也是個內行,別忘了他家裏是做什麽買賣的,一路逛一路閑聊,兩人談的很投機。沈四寶很驚訝遊方在文物鑒賞方面的專業水平,謝小丁則搶著解釋遊方是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在讀研究生,看樣子謝小仙沒少在暗地裏說遊方。

可以看出來,沈四寶接受的這一方面教育相當正規,聊起什麽話題都是引經據典。而小遊子是野路子、正路子都走過的人,他自幼就有江湖冊門的家傳,自從認識吳屏東之後,也接受過正規的考古學教育,包括他的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