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寶輪大殿(第3/3頁)

如果談純粹的眼力活,小遊子這種人應該是最好的,他老爸可就是幹“仿古”的,真假分的最清楚。正經學院派出身的人大多沒有這樣的經歷,除非是周逍弦那種一流的名家,水準才不在遊祖銘之下。沈四寶有家學在身,而且是掌握神識的秘法高手,對鑒賞也很擅長,卻是另一種風格。

遊方是江湖派出身,卻談學問專業毫不露身份破綻,沈四寶是學院派出身,卻談江湖淘寶顯得很隨意,這街逛的倒也熱鬧。

他們兩個聊的熱鬧,華有閑瞪大眼睛聽的很專心,謝小丁卻有些不耐煩了,撅著嘴不滿的說道:“你們倆水平高,我知道!也不能盡聊這些我聽不懂的啊?”

沈四寶笑著道歉:“那好,我們就聊點別的。”

然後他們就聊起路邊各商鋪中古董的真假來,各有各的用意。沈四寶逗小丁開心,特意讓她先看,自己隨後解說,似有暗中培養靈覺感應之意。而遊方恰恰相反,他向華有閑指出每一件東西的年代、真偽以及用處,讓華有閑自己感覺,就像當初在江西礦洞裏感應晶石一般,也是在暗導靈覺清晰。

嘻嘻哈哈一路走一路忙,可惜這裏的假貨太多而真貨太少,偶爾看見的真貨也就是普通的銅錢、陶罐、散碎玉器、民窯雜瓷。到最後,遊方和沈四寶幹脆聊起古董做偽來了,分析路邊各種假古董的做偽手段。

謝小丁很調皮,聽了之後還跑進商鋪問人家,賣的東西是不是那樣做的假?沈四寶趕緊把她拉回來,並叮囑她不能這麽胡鬧。

當幾人隨意走進一家字畫店的時候,遊方與沈四寶幾乎不約而同看向玻璃櫃台的角落,那裏面放著一幅在絲綢上手書的對聯。華有閑與謝小丁也不由自主的注意到了,同時皺起了眉頭,表情有些怪,似有點感覺不太舒服的樣子。

這不是普通的對聯,看內容和格式是一幅挽聯。買字畫也要圖個吉利,誰能把寫給亡者的挽聯買回去掛著呢?字畫店裏居然會放這種東西,因為它是近代名人手筆。這幅挽聯是李鴻章寫的,挽悼薛煥的側室金氏夫人,也是他的兒女親家。

薛煥,字覲堂,四川宜賓人,晚清名臣,官至兩江總督兼署江蘇巡撫,曾主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潮州、瓊州、台灣、淡水各口通商事務,身後誥封光祿大夫、頭品頂戴、工部右侍郎、總理各國衙門事務大臣。

其人的歷史事跡很復雜,早年在任上興辦洋務、晚年在家鄉興建書院。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力主加強沿海防禦,京津應早做戰備迎敵;在處理通商事務中,在當時能力可及範圍內,盡量堅持主權利益。但另一方面,他也曾勾結英、法、美軍隊,合作圍剿太平天國。

挽聯這種東西通常在祭奠之後就要燒掉的,將心意表達給在天之靈,一般不太可能留下來。如果見到這種古物,可能是逝者家人認為書寫者的身份特殊值得保留,或者是做為陪葬品放在墓中。

見華有閑的神情不太舒服,遊方小聲問道:“這是一幅祭悼死者的挽聯,你自己看看,有什麽感覺?”

華有閑皺著眉心道:“按我們老家的說法,有陰氣,覺得身上不舒服。”

遊方:“再仔細形容一下。”

華有閑想了想:“好像有東西在往外發散,玻璃都擋不住,就像冬天埋在土底下的落葉,似乎有種聞不見的氣味。”

遊方點了點頭:“你形容的不錯,這是從墓室裏拿出來的,出土有些年頭了,但一直封藏著,最近才被人擺出來。”

華有閑微微吃了一驚,悄聲道:“難道這是……?”

遊方仍然無聲的點頭,默認了這東西是盜墓賊贓。感應分辨其物性,它是一幅曾隨著墓主人下葬的挽聯,出土時間應該不短了,但最近才拿出來。它只能是從金氏夫人墓中盜來的,不可能有別的來歷。

它出現這家店裏,被當做古玩字畫出售,看來店主人多少是個二百五,懂字畫鑒定卻不太顧忌別的。這種事情在當今混亂的文物市場中也很難去管,店主人完全可以說自己是從鄉下收來的,反正是一百多年前的東西了,誰也說不清來歷。

而那邊謝小丁拉著沈四寶的袖子道:“這對聯好怪啊!”

沈四寶解釋道:“這是一幅挽聯,是為祭奠已故之人寫的,看題頭和落款,是李鴻章寫給薛煥的夫人金氏,應該是陪葬之物,沾染的陰氣比較重。”

謝小丁:“難怪我看著覺得不太舒服!……薛煥是誰啊?”

沈四寶還真知道,在一旁小聲的給謝小丁解釋。這時一個店員從後面走了出來,招呼道:“幾位,要買字畫啊?”

遊方點頭道:“是的,我要買下這幅對聯,老板,你開個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