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上生明月(第3/3頁)

當時發現這艘沉船是意外之喜,麥克·布什還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彰,私人為贊助打撈的出資後來也由政府償還,算得上是名利雙收。

遊方之所以會憶起這段往事,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有了今天的機會,他當然想去查清吳老十幾年前的疑問,另一方面聽說那個麥克·布什如今已是海洋部門的科考顧問,最近又帶著一個團隊正在南海搞科研!

遊方與牛月坡說話,回憶當初在吳老的書房中,聽他老人家一邊翻閱資料一邊講述往事,那天晚上聊的似乎是史志考證的話題,不知怎麽就談到南海沉船了。

這時遊船掉頭選擇了另一個探測角度,三維成像儀屏幕突然出現一個模擬畫面——在約四十米深的海底,有一個四米多高、約四十多米長、七米多寬的巨型物體。柳希言趕緊喝了一聲:“停!蘭德先生,你快看,這很像是一艘沉船!”

遊方點了點頭:“應該就是了,現在是中午,天氣不錯能見度很好,正適合下去看看,找地方拋錨,我去換潛水服。”

柳希言勸阻道:“蘭德先生,你的傷還沒完全好,就讓袁野、孟三美潛水,把視頻資料帶上來就是了。”

遊方搖頭道:“我的傷不礙事,就是潛水看看情況而已,又不是與高人鬥法。有些痕跡視頻錄像中看不出來,要自己下去才知道,水中神識展開受很大限制,要靠近了仔細感應才行。”

柳希言:“既然如此,就讓老夫下去吧,這海裏的經驗,我倒不必自謙。”

遊方還是搖頭:“這不是搞深海捕撈,而是遺跡考古,柳長老還是在船上坐鎮,好隨時監控各種情況。”

柳希言想了想道:“那好,我先拋錨放探頭,測水溫和海底洋流,再讓蒼嵐陪你一起下去。”

半個小時後,遊方已經換好潛水服站在底層甲板上,四十多米深的海底,一般人裸潛是下不去的,以遊方的功力倒是可以下去,但一樣有危險並且停留不了太長時間。所以還是需要潛水裝備,而且不是普通的潛水鏡加氧氣瓶,是專業的深潛作業裝備,全身都包裹起來,還有作業纜繩與船上相連。

一共有四個人下水,遊方打算摸進沉船一探究竟,為了水下活動方便所以沒系纜繩。而另一個人一看就知道是蒼嵐,貼身的潛水服下身材柔美姣好,看得牛金泉眼神都有些發直,卻又不好意思盯著看。遊方注意到蒼嵐也沒有系纜繩,還沒有掛配重鉛塊。

牛金泉本來也堅持要下水,慕容純明同樣想下去,其他幾位年輕人一見這個場面紛紛都要湊熱鬧,被遊方板著臉阻止了——這又不是海底探險娛樂活動,沒有經驗也沒考古常識的人下去一點用都沒有,人多了還會添亂!

向影華見遊方這麽說,便沒有堅持與他一起下水,只是叮囑道:“以你的本事,就算不用裝備,平常情況也不會有太大風險。但三百年沉船、八百陰魂無依,在海底陰寒之地,又曾被人騷擾,此去守護元神為要!這不比尋常的打撈,你一個生人悄然潛入,可能會有異狀,千萬要小心。”

連向影華都很自覺沒有入海,其他人就更不好意思添亂了,於是看著四人依次入水。嚴禮強攜帶了水下探照燈,孟三美帶著水下攝像機,扶著纜繩跟在遊方後面緩緩入海。令遊方感到詫異的是,蒼嵐將法器帶下海了,在水中一揮藍色分水軟刺,竟能在很小範圍內運轉神識、控制水意靈樞流轉,緩緩向下潛去,難怪柳希言放心讓她陪著遊方下來。

從水面上看不見海底,只能望見碧藍色的一片,但是潛到幾十米深的海底,會發現陽光透過海面能看清周圍的東西。深處的海水比海面溫度明顯要低,通常情況下不知不覺中體內的熱量會散失很快,但遊方完全可以忍受,有深潛服的保溫就更沒有問題。

這一帶海床主要由淤沙與礁石構成,洋流速度並不快,生長著稀疏的海洋植物,有的海草有四、五米高,在海水中輕輕搖擺,呈現出各種奇異的顏色。看哪裏有沒有海草生長,就知道哪裏是礁石哪裏是淤沙。這裏並沒有大塊的礁石伸出海床很高,看來順隆號是在遠處觸礁、在風浪中掙紮著漂浮到這裏才徹底沉沒的。

假如不小心被海底的水草纏住是很麻煩的,幾人隨身都帶了潛水刀。下潛到海底,又往前方遊了一小段距離。遊方終於看清楚在三維成像儀中顯示的那個龐然大物,是一艘碩大的古代木船,殘存的輪廓比他們乘坐的那艘遊船還要大。

在海底看見它,神識中莫名有一種陰森的壓迫感,遊方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假如秦漁還在身邊的話,此時一定會瑟瑟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