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節 準備

沙正陽去見林春鳴足足拖了兩個星期。

一方面是沙正陽需要一些準備。

林春鳴不比其他人,曹清泰替自己鋪好了這條路,應該說從政的話,走市經開區要比在縣裏條件好得多,而且關鍵是林春鳴對自己的印象也很好,否則不會主動向曹清泰提出來。

既然這是一次正式的見面,沙正陽肯定要把準備工作做足。

甚至包括一些自己在企業項目上的發展考慮都要拿出一些具有說服力的東西來,這才能讓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更有深度。

另一方面沙正陽也再等當初曹清泰關於自己的幾點看法的投稿反饋。

之前沙正陽已經獲得了《半月談》編輯部的回信,會在八月刊的內部版中載他關於企業改革以及對的一些觀點看法。

原本沙正陽希望在一些觀點上修改一下,收斂一些,但是曹清泰最後還是否決了沙正陽的意見,拿曹清泰的話來說,作為沙正陽這一類活躍在基層的幹部,思想應當更開明更有創造精神,哪怕在一些觀點上激進一些,也是符合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銳氣勇氣的,如果過於求全求穩,反而失去了應有之意。

沙正陽接受了這個觀點,自己畢竟才二十三歲,一個副科級幹部而已,提出一些哪怕不合時宜或者出格的觀點,能不能刊載出來那也是編輯部的事情,如果能刊載出來,那麽說明這種觀點縱然有爭議,但是主旨和傾向也是積極向上的。

沙正陽根據自己在基層工作的一些經驗,對縣屬國企的一些調查,提出了自己關於“抓大放小”戰略的一些考慮,其中包括股份制改造,股權期權激勵機制,職業經理人,外資企業進入可能對國內民族產業的影響等等,都提了一些看法,應該說涉及面很寬泛。

正因為涉及面很多,這篇文章寄出去之後也引起了《半月談》編輯部那邊的激烈爭論,這也是曹清泰的人脈關系遞過去的,但即便如此,仍然爭論極大,久久難以做出決定。

一直到進入八月,《半月談》編輯部那邊才正式回復會在本月刊載,但是卻改在了內部版。

一直等到《半月談》內部版正式出來,沙正陽心裏有了底氣,沙正陽這才和曹清泰約好一起去見林春鳴。

從銀台到新湖幾乎要橫垮整個漢都市區,一個是東北方向,一個是西南方向,走二環路,進入國道118一路南下,經過龍潭、南壩,進入新湖。

漢都市區到新湖縣城四十九公裏,走國道118需要一個半小時,這條國道是漢川進入四川的交通要道,在雙都高速未曾建成之前,這條路是勾連西北西南的命脈。

從銀台出發,正好趕在吃中午飯之前到了新湖,曹清泰也沒和沙正陽客氣,直接拉著沙正陽到了新湖縣委縣政府食堂裏就餐,倒也輕松。

午飯後,沙正陽陪著曹清泰在新湖縣委縣政府背後的花園裏轉了一圈。

不得不承認新湖是一個養人的地方,絕佳的生態環境使得這裏氣溫都要比漢都市區低四到五度,如果是再往上走山區,甚至可以低到十度左右,可謂避暑勝地了。

“書記,感覺你來這邊氣色更好了,不過眉頭上的皺紋也多了。”沙正陽很自然的就把雙方的距離重新拉了回來。

人是感情動物,再好的感情關系,也扛不過空間和時間的磨蝕。

曹清泰去了新湖這一個月,考慮到這期間曹清泰肯定非常忙碌,沙正陽總共只給曹清泰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裏曹清泰也很熱情,但是沙正陽很清楚,這種感情已經遭遇了一種類似於日漸生疏的侵蝕,如果不想辦法盡快來祛除這種陌生感,很快就會越來越淡化,最終歸於平淡。

這是人作為社會動物的本性,就像大學裏再要好的同學,只要有幾年沒有聯系,也絕對抵不過單位裏或者生活中交往甚多的密友。

這並非什麽薄情忘性,而是人社會屬性的一種本能。

要維系這種感情,那麽加強聯系,鞏固感情就是必須的,甚至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中找到一些共同語言、共同愛好、共同利益就是最好不過,尤其是後者,所謂志同道合,莫過於此。

“沒辦法的事情,面對這樣一個攤子,沒壓力上不可能的事情。”曹清泰負手微微一笑,“我甚至都有些後悔,不該答應林市長,還是該把你要到新湖來,哪怕等上一年也行。”

曹清泰這麽說,其實也就意味著他沒有這種想法了,沙正陽笑一笑,“書記,新湖局面真的這麽糟糕?我覺得您好像胸有成竹呢?”

“少在那裏拍馬屁。”曹清泰瞪了沙正陽一眼。

“新湖的局面談不上糟糕,但問題是就是一窮二白,啥都沒有,你得白手起家,你說銀台局面困難,縣屬企業大多效益不好,資不抵債,瀕臨破產,但起碼有吧,可新湖就是兩個字,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