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節 單獨匯報(第2/2頁)

當然沙正陽從未奢望能通過一次匯報就能讓對方對自己的態度徹底改觀,甚至引為心腹,那就太可笑了。

和吳國勝的秘書聯系了三次才算是敲定了這個時間,沙正陽也不知道是因為吳國勝的確很忙,還是對方有意如此。

不過他覺得應該是前者,吳國勝不需要用這種低劣的方式來顯示什麽,那也太low了。

秘書是個梳著三七分頭的年輕人,比自己可能大不了幾歲,眉清目秀,一副黑框眼鏡,唇邊還有些茸毛,對沙正陽還算客氣。

“請稍等五分鐘,市長那邊馬上就要結束了。”秘書聲音很輕,普通話,完全沒有漢都口音。

漢都是個移民城市,三線建設帶來大量外地人口,東北、華北、蘇滬這三個方向來的人口在七十年代大概占到了漢都城市人口的一半左右,即便是現在也還占五分之二左右。

不過隨著人口融合,漢都本地口音也逐漸和這三地的口音融合,演變成現在更多的漢川普通話,也就是所謂的漢普。

“好的。”

秘書走後,沙正陽坐在沙發上,微微仰頭,看著天花板,卻在琢磨著待會兒該怎麽來說服對方。

從和林春鳴的接觸交談中沙正陽大略能了解到,吳國勝雖然在工作中有些好大喜功,但是總體來說還算是一個願意做實事的領導。

在看清形勢之後就能迅速動作起來,當然有些時候心氣高了點兒,脾氣急了點兒,但也都是為了工作,他的性格正好和黃紹棠形成了互補。

沙正陽有一些私心,當然這個私心也是為了東方紅集團。

如果能夠選址在經緯編廠周圍,那麽這兩片土地就可以連成一片,等到東方紅大廈建成,必定可以極大的對周圍的地價乃至發展都會形成一個很好的拉擡促進作用。

而且沙正陽也並非信口開河,二十年後,這一線逐漸會形成漢都所謂的金融核心區域,進入漢川的巨大多數外資企業總部、金融機構都雲集於此。

但是由於那個時候區域已經基本定型,很難再向外延展,發展受到限制,所有後來不得不跳出城外在建設一個漢東新區。

不過由於這一帶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雖然漢東新區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而且開出了許多優惠條件吸引大企業和大機構入住,但是效果始終不盡人意,最精華地帶始終還是在這一片。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給這位吳市長灌輸這樣一個提前規劃,搶先一步的理念。

印象中這位企業出身的吳市長在漢都市長位置上一口氣幹了九年,險些就幹滿兩屆,最後調任中煙集團擔任老總。

現在這位吳市長才擔任市長兩年,基本上是和黃紹棠同時空降而來,這也意味著如果歷史不發生變化,他將在這個位置上還要幹七年。

沙正陽也不確定自己這個蝴蝶來到,會不會產生一些預料不到的效果,但他會努力促成這些結果向好的一面發展。

“沙總,請這邊來。”秘書的招呼打斷了沙正陽的沉思。

沙正陽已經來過一次了,不過上一次是有林春鳴和賈國英在場,這一次這是單獨見面匯報。

“小沙來了,坐,坐。”吳國勝很熱情,連聲招呼,示意秘書倒茶。

“吳市長,我來向您匯報一下選址情況和東方紅集團下一步打算,以及在選址中我的一些看法。”沙正陽微笑著身體向前微微傾斜,雙手和對方握了握手。

“嗯,春鳴和我說了,談了你的一些觀點,我覺得很好,也很感興趣,你考慮問題很長遠,很難得啊。”吳國勝坐進沙發裏,翹起二郎腿,接過沙正陽遞過來的方案,開始認真的閱讀起來,“我看完之後,你再具體和我說一說。”

吳國勝看東西很快,顯然是有他獨特的閱讀方式,粗略的瀏覽了一遍,然後才又返回來,認真細讀他覺得比較重要的篇幅段落,甚至還用了鉛筆在上邊進行圈閱。

這應該是一個學者型的領導幹部,沙正陽了解過,之前這一位是在武鋼擔任副總,後來到漢都掛職了兩年擔任市委副書記,前年開始擔任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