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首當其沖(第2/2頁)

“還行吧,朱縣長過來,也很重視,黃德新走了,您那位同學,汪劍鳴汪主任還是挺能幹的,我覺得我和他配合也還是比較默契。”盧雅大方的道:“你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盧雅的評價很客觀,朱偉忠也好,汪劍鳴也好,應該都還是有能力的角色。

朱偉忠除了心胸狹隘有點兒喜歡站隊外,能力肯定有,否則賀仲業和賈國英也不會一力推他上位,甚至把姚淵都給擠了下去。

汪劍鳴就不用說了,前世中也能在和自己的競爭中不落下風,豈是庸庸碌碌的角色?只是這一次造化不一樣,自然無法對比了。

“別,別說什麽楷模,聽起來有些瘆人。”沙正陽趕緊搖手制止盧雅的話頭,“好了,我也不繞圈子了,沒別的意思,就是坐一坐,道個別,順帶想了解一下宛州那邊的情況,你知道我以前甚至連宛州都沒去過。”

盧雅也笑了起來,“沙主任,你連宛州都沒去過?好歹也是漢東第一大市啊。”

沙正陽前世中自然也是去過宛州的,但也是泛泛而過,今世除了路過外,甚至連車都沒下過。

現在驟然要去宛州工作,盧雅好歹是宛州人,能夠給他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情況。

“真沒去過,要不怎麽會找你來了解情況,我記得你和你丈夫都是宛州人吧?”沙正陽記憶力很好。

在完成了華祥電子和華瑞玩具兩家企業的招商引資之後,管委會組織大家一起去紫柏山玩了兩天,可以帶家屬,盧雅和她丈夫一起來的,他有印象。

“嗯,我是香城人,他是東峽人。”盧雅點點頭,“他在這邊當兵,所以我們才認識。”

盧雅的丈夫是銀台縣武警中隊的指導員。

“哦,那說說宛州那邊情況吧。”沙正陽其實也沒有抱太多希望,畢竟人家兩口子都早就在這邊定居了,還能了解一個啥情況,也就是覺得盧雅頭腦清晰,思路細致,所以順帶的了解一下。

“說什麽呢?”盧雅攤攤手,“宛州的情況是肯定無法和漢都比的,我們那邊主要都是農業為主,你也知道桐柏盆地,嗯,也叫漢東盆地,農業條件還是很好的,而且周圍山地丘陵氣候也不錯,河流眾多,森林植被保持得很好,……”

“盧雅,你知道我不是來聽你誇你家鄉的,我就是想了解一下宛州那邊的情況,另外想聽一聽,你覺得如果在宛州要想發展經濟,可以走哪些路徑?”沙正陽慢悠悠的道。

盧雅眼睛一亮,“沙主任,你不是又要復制在我們這邊開發區的路子吧?這可不厚道。”

“有什麽不可以?這是你的專利麽?我覺得要說專利,我也該有份兒吧?”沙正陽笑著道:“再說了,銀台和宛州相距千裏,沿海那麽多企業,有本事各顯神通,難道還能成競爭對手不成?”

“沙主任,其他我可不敢多說,宛州那邊民風淳樸,人踏實善良,勤勞忍讓,但除了農業外,沒有啥工業基礎,市區兩個區其實就是兩個縣,原來的龍陵縣和宛縣,後來宛州成立地區,宛縣改名宛州市,87年撤地區建市宛州市又改成宛陽區,龍陵縣變成龍陵區,兩個區主要以蒼河為界,……”

在之前沙正陽也已經拿著宛州地圖好好琢磨了一下,十縣二區,面積廣大,人口眾多,怎麽看都是一個好地方,可唯獨城市化進程緩慢,缺乏工業基礎,這一下子就讓前面的優點變成了缺點,因為這就意味著,你要解決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化和增收問題,而且任務艱巨。

解決五百萬農村剩余勞動力可比解決兩百萬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就業和增收的壓力要大得多,這道題立馬就要擺在林春鳴身上,也是給沙正陽的第一道考題。

雖然林春鳴還沒有正式給沙正陽出題,但是沙正陽已經預料到了,這道題首當其沖,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