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節 過程,收獲(第2/2頁)

沙正陽有些好笑,這小子也開始像模像樣的裝逼了。

“前段時間我出差去嘉州,嘉州那邊軍工企業也不少,也在大力推動軍轉民,也有一些成功的典型,市裏邊其實可以學習借鑒一下。”常磊忍不住道:“我覺得軍工企業的技術和質量都還是有保證的,起碼比那些鄉鎮企業強得多吧。”

“企業的技術和質量只是一方面,關鍵在於你要你能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技術質量再好,沒有需求,有何意義?可這些軍工企業原來都處於計劃經濟體制下,根本沒有感受過市場經濟,這學費交起來就沒譜啊。”沙正陽慨然道:“就像貝老師說的,你得有一幫既懂生產管理,又懂市場營銷的幹部。”

這道理探討起來太復雜,國企改制歷經幾十年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路徑和說法,但沙正陽一直認同國企重心應當放在戰略性產業上,應該注重參與權而非管理權,像通過一些戰略產業基金來實現參與和支持事關國計民生的產業發展,這才是國企和國資的正確走向,對於一些競爭性行業,應當主動退出,避免與民爭利。

在這些方略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領域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很難采取一個模式,所以只能確定大方向大原則,具體靈活操作。

“可我們現在缺的就是這樣的管理人員和幹部。”貝一河也接上話:“如果我們這些企業的幹部能夠去沿海地區那些企業去交流學習一下,看看人家是怎麽來開辟和經營市場的,我想情況可能就會好很多。”

“其實這也不難,這種交流機制也可以是雙向的嘛。”沙正陽借著酒意道:“既可以讓我們的幹部去學習交流,一樣也可以高薪聘請沿海的人才來我們的企業裏掌舵主事,只要有利於企業發展,什麽方式都可以用。”

貝一河神情微動,試探性的問道:“沙主任,是不是市裏國企改制,也會沿著這個思路來?”

“不拘一格,哪樣能讓企業活起來,就用哪樣。”沙正陽搖搖頭,“自己把自己限制起來,那就只會固步自封,越來越糟糕,但歸根結底,我個人觀點,還是要在權屬上做文章。”

氣氛很輕松,啤酒也就下得很快,不到兩小時,一件啤酒就下肚了。

“覺得怎麽樣?能適應吧?”蘇子晗陪著沙正陽出門走一圈,貝一河和常磊他們都知道二人有話要說,都很識趣的沒有招呼二人。

“還行,謝謝了。”蘇子晗心情很復雜,脫掉警服,給市委i書記當秘書,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求都求不到的天大好事,但是對於蘇子晗來說,這個心理上的身份轉換卻很是折磨了他一段時間才慢慢調適過來。

“看得出來,你還沒有完全適應,不過都有一個過程。你不要把這個工作單純的看著一個服務性的職位,覺得就是煎熬,如果是這樣,那你很難走出來。你應當把它當做一個學習的機會,多看多聽多悟,看看林書記,以及和林書記一起交談、探討交流的領導們對於某項工作的觀點看法,以及之所以他們會這樣考慮的緣由,進而琢磨,這就是一個你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你應該學會享受這個過程。”

這個年代警察的身份還是很帶感的,尤其是刑警,哪怕走到外邊兒都是極受尊重,驟然間轉換身份,成為一個隨時隨地謹小慎微甚至亦步亦趨的秘書,的確讓人不好適應。

如果覺得這只是一個暫時隱忍的過程,那沙正陽覺得是錯誤的,如果你把這事一個自己學習鍛煉的經歷和階段,從而找到其中自我提升的樂趣,這才是一個正確的心態,也才能有所收獲。